发展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

★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专栏 >> 武当新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1日15:23 文章编辑:谢婷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12月11日讯(左可良)走进湖北武当山特区中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人目不暇接。标语文化、牌子文化、橱窗文化、广播文化、网络文化、教室文化、图书文化等,一应俱全。该校校长刘万清在新春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要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创建‘德育文化超市',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为此,他们在近两年中投资4.5万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育人环境,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效应。
 
    标语文化。在醒目的建筑物上,写上富有教育性、号召性的标语。步入武当山中学大门,迎面可见到主体教学楼三楼护栏外围12个魏体大字:“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彰显出他们的办学与管理理念。在体育运动场外围的围墙上,书写着催人奋进的一行黑体红字“强身健体,奋力拼搏,迎接挑战”。综合楼上,印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大字标语,实验楼上,“为了灿烂人生,就从现在做起”12个大字赫然入目。标语文化是校园里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牌子文化。它是制作或订购的宣传教育牌,悬挂起来灵活方便。该校在绿化地里插有环保教育警示宣传牌,在各个走廊内的墙壁上挂上文明教育宣传牌、名人名言牌,在校大门上方悬挂了阳光下幼苗茁壮成长的校徽牌,在各个办公室、教室挂起了规章制度牌等,既美化了校园,又时时警示了师生。
 
    橱窗文化。学校利用两栋教学楼一楼每天过往人多的大门厅两侧的墙壁和窗户,设置了四大块橱窗、四块大型彩绘宣传栏,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规搬进了宣传橱窗。学校每半月更换一期橱窗,开辟了校园新闻、法制园地、文学欣赏、共青之窗等栏目,成为师生课外阅读的抢眼读物。
 
    广播和校园网络文化。学校投资万元资金,建起了覆盖全校48个教学班、21个办公室的广播网,设置了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国家大事”、“校园新事”、“武当文化”等专题广播节目;学校建起了拥有84台微机的网络教室,定期开放校园网,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图书文化。目前,学校已装备图书5.5万册,专为学生开设了200余平方米的大型阅览室。学生可随时借阅图书。每个班每周开设1节读书指导课,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阅读、读书交流、故事会、各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校报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报编辑部,组织编辑出版《武当山中学校报》,每月一期,开辟有新闻、德育之窗、学生作文园地等10个栏目,免费向学生发放,深受学生欢迎。
 
    教室文化。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各班均配备了国旗牌、标语牌、名人名言宣传牌、《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宣传牌、图书角和黑板报。尤其是黑板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周周更换,月月评比。同学们办报的热情可高呢!
 
    此外,还有实验文化、讲座文化、文体文化、国旗下讲话等文化,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成为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成人成材的精神乐园。
 
    该校一学生在去年举行的“我爱校园”演讲比赛中这样说:“我爱武当山中学,它有花园般优美的环境,有蜡烛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有“春雨润物”般的校园文化,更有那海洋一样吮吸不尽的知识乳汁!她是我们成材的摇篮,更是我们走向灿烂人生的起跑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