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钟情男子最爱吟诵的《诗经·关雎》,至今仍在汉江水源保护区的鄂西北千里房县民间传唱,《诗经》是《四书》、《五经》之首,这首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作品竟然在偏远的小山村流传,这是十堰市民俗学会在挖整、抢救、保护房陵民歌和完成十堰市科技局“中国中西部古文化沉积带文化宝藏‘房陵文化圈’课题中特别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内容。
经十堰市民俗学会(当时是筹备组)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向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推荐,在2005年10月国庆黶金旅游周期间,传说神奇和氏璧出产地阴雨河、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源头的房县民歌之乡九道梁乡的陈远翠、石世莲、卢成举3名民间歌手,头裹神农架九焰山麓高山习俗的奇异彩色帕子,身着民间传统服饰,应选参加武汉国际旅游节大型民俗文化民间歌舞表演,演唱的一首首与《诗经》相关的民歌:“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使观看的国内外游客无不称奇。
与此同时,经十堰市民俗学会(当时是筹备组)推荐,国庆黶金旅游周期间,房县民歌之乡门古寺镇的6名“民间歌王”、“歌布袋”、“歌师”,应襄樊市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特邀为游客演唱房陵民歌,一首首2500多年来传唱的与《诗经》“关睢”相关的民歌:"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 、“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钏鼓度情怀。”……不仅使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襄樊市等地来五道峡的游客大开古老“诗经”民歌的眼界,而且丰富了文化旅游的雅兴,深得广大游客的青睐。
25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民歌至今何以仍在房县传唱?十堰市民俗学会经查阅大量史料和多次到房县实地考察,原由房县是《诗经》的采风、编撰者,也是《诗经》的被歌颂者周朝太师尹吉甫的故里。
据清同治版《房县志》载:“房县,古称房陵”、 “尹公庙,城西南六里,祀周尹吉甫…”、“披览《郡志》,知房为尹公故里”、“宝堂寺,城东百一十里,在青峰东北。因石岩凿成,……尹吉甫像倒坐于石庭。有碑志”、“尹公墓地…计尹墓旧界山三百九十一丈五尺,今广八百七十丈。界内树二千四百九十二株,今增四千一百三十三株。总计尹山一千二百六十一丈五尺,树六千八百六十九株。第有此山,自宜申画界圻,严禁樵牧,以为前贤人之灵。亟如所请为记,而刻石于墓旁。”“《广舆记》所谓吉甫为房陵人,是也。及闻城东有祠墓”。舒新城主编《辞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载:“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修文武大业,进迫京邑,奉命北伐,逐之太原而归。”明代《郧阳府志》记载:“房县青峰城东九十里尹吉甫祠墓在焉”。 据房县文化部门有关文物普查,房县文物馆现存有“周太师尹吉甫之墓”石碑;房县榔口乡白鱼村(现合并为七星村)尚有宝堂寺岩庙遗迹,在“万峰山宝堂寺立碑记”的大型石雕龟驮碑上记载有“…古周朝名宦尹吉甫…此地灵人杰…”据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房县志》“大事记”中载:“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封尹吉甫为太师(房陵人)食邑于房,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房县志》在“历代县人诗文选”中选载有“【西周】·尹吉甫《大雅·崧高》、《大雅·丞民》”及“尹吉甫之子尹伯奇写的《履霜操》诗歌。”
为了考证尹吉甫是房陵人,课题组一行不辞劳苦,还专程到房县榔口乡白鱼村(现合并为七星村)宝堂寺,考察了当地古时供奉的周朝太师尹吉甫的宝堂寺。宝堂寺系三进院,现存石窟,系在一悬岩峭壁上人工开凿而成,石窟座西朝东,分上下两殿,上殿石窟长5.6米,高2米,宽3.72米,走道有石雕护栏,正殿两边有配殿。下殿石窟长9米,高4米,宽4.8米,大门为石雕框,两侧有4扇1方米的石雕艺术花窗。上下殿之间,由下殿右侧倚山开凿台阶,用石雕护栏,通往上殿。下殿岩壁前寺院现仅存寺院遗迹,尚存有一龟驮碑,高3米,宽1米;碑帽为二龙戏珠浮雕,碑座为一翘首石龟,形象逼真;碑身刻有“宝堂寺立碑记”:“万峰山宝堂寺…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此地灵人杰…”。
十堰市民俗学会(当时是筹备组)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还随省市民协专家在房县文物馆,考察了出土存放的古时刻有“周太师尹吉甫”字的大石碑,还专门查看了清同治版《房县志》有关周太师尹吉甫在房县有关尹吉甫宅、尹吉甫庙、尹吉甫祠、尹吉甫墓等记载。记者随房县文化体育局张华田等同志先后实地考查了尹吉甫老屋的房县万峪乡老人坪、青峰镇等地有关尹吉甫的庙祠等遗迹。在房县文化体育局机关院门还存放了一块“忠孝名邦”的石碑文物,其文“忠”指周朝太师尹吉甫,“孝”指天下第一孝子黄香,因古房陵有这两大名人故房县素有“忠孝名邦”之称,古时官人则将“忠孝名邦”的石碑镶在房县城东门,以此“迎宾”。
在《诗经》中寻找房县,在房县古老的民歌中寻找《诗经》有关民歌。十堰市民俗学会(当时是筹备组)在民间文化遗产挖整、抢救工作中,与省、市、县民间文化的有关专家学者发现房县一些乡村至今仍在传唱《诗经》里有关民歌:坚持20年搜集、挖整民歌3000首、百万余字的镇干部张兴成,在搜集民歌中先后采录了8首与“诗经”相关的民歌。门古寺镇草池村一组60岁的村民邓发顶不仅会唱“姐儿歌”:“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还会采用古老的“姐儿歌”的曲调,用唢呐进行吹奏。秦口村张绍详唱夜锣鼓歌也有一首唱诗经的民歌:“走进山门往里走,叫我唱歌我也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家养女百家求,求到手了才罢休。”巨峪村农民余立才唱的一首山号子就引用了《诗经》中的《伐檀》:“东方发白兮,上山岗兮,砍砍伐檀兮,日暮而归兮……” 门古寺镇高塘村民间歌师胡启龙,不论走到哪都爱唱几句《诗经》中的有关民歌,以显示自己有文化、有素质。地处房县边远大高山区九道乡78岁的老歌师冉启春在接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歌采风时,唱了一首本地传唱的《诗经》民歌:“关关雎鸠声闻天,在河之洲又团圆;窈窕淑女你请坐,君子好逑万万年。”
房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文化馆员杨才德告诉记者说,他在搜集整理房县传统民歌时,在房县九道乡发现农民杨家管会唱民歌《年年难为姐做鞋》,其歌词是:“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当时在编辑《房县民歌集》时,由于思想上有些束缚,有些此类民歌就没有被收录进去。
十堰市民俗学会到房县榔口乡白渔村(现七星村)尹吉甫庙(宝堂寺)前采凤时,居住在这里的80岁的老人陈道兵也会唱《诗经》中《关雎》民歌。在尹吉甫老屋之一的房县万峪乡采风时,75岁的尹维鹏老人,他不仅一口气能熟背尹吉甫下传的56代(部分)家谱的辈分,也会唱当地传唱的《关雎》民歌。房县白窝乡黄堰村61岁的民歌师刘昌言说,不论在唱蒿草锣鼓或唱待尸歌时有时也把《关睢》民歌的前四句作为开场白或唱或说出来,以此雅兴。
《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两千五百年前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造,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数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无郎无姐不成歌”,这情形古今并无二致。在房县民歌的搜集挖整中,比较多的是“姐儿歌”。《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此诗写丛林里一个猎人,以“古人婚礼纳征,用鹿皮为贽”,将猎获的野兽馈赠女方,女方接受了,便也允诺了爱情。文化馆员杨才德在房县民歌搜集中,上龛乡传唱有一首古时打猎赶仗的民歌《打一个呱呱鸡》,歌词是:“肩扛一杆铳(啊),手提个火鸡公(啊),引一个黄狗娃(啊),呜呜!唆唆!光光光!廷通!打一个呱呱鸡(哟)。大姐(哟)住(呀)在半(罗)山里,找一个丈(啊)夫打枪的(哟),丈夫(啊)在对门炮(啊)号响(啊),姐在(哟)屋(哇)里笑眯(啊)眯(哟)……今晚上(啊)又(啊)有宵夜的(哟)……”这首民歌与《诗经》·《召南·野有死麇》,都有以猎物馈赠表达婚姻之俗。
在房县人们不仅唱《诗经》民歌,还用《诗经》里的《蓼莪》民歌来哀悼已去世的父母。居住在门古寺镇门古村一组今年80岁的退休教师王天朋说,他至今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长辈过世,晚辈们就会请两名《诗经》童子念“蓼莪”一文作为祭文,念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拊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冈极……”以表示对父母生育自己、不辞千辛万苦养育之恩的怀念、哀悼之意。诗歌童子音调哀伤,表情沉痛,让来凭吊的人莫不感到悲伤、流泪。
在房县民歌中一些“待尸歌”中也有不少关于《诗经》诗词的句子。房县桥上乡西坪村一组村民任盛志告诉记者,他所搜集的民歌中,传唱汉民族创世史的长篇《黑暗传》和《盘根歌》里也有《诗经》中的有关歌词。
据清同治版《房县志》载:“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房县自古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习俗,在清同治版《房县志》卷十一中有关于风俗的记载:“防渚多山林,少原隰,厥民刀耕火种,厥性刚烈躁急。厥声近秦,厥歌好楚……”、“立春,农夫击社鼓,呜大锣,唱秧歌数阕”、“婚姻……鼓吹及媒妁……”、“中秋节……又有摸秋之戏,人人家蔬圃摘瓜抱归,鼓乐送至亲友家……”、“冬至日……演戏……”、“除夕……炙炭满屋,或添香,或放爆,或歌吹……”、“元宵,作灯神前墓道及门庭井灶……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自初十日起,结彩张筵,灯影与星月交辉,爆声与歌管竞沸,至二十后,乃罢。”多少年来,房陵传统民间文化尤其是民歌一直世代相传。
十堰市民俗学会在采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郧阳地区分卷》(原郧阳地区现合并为十堰市)主编、副研究馆员徐树棠时,他介绍说,八十年代初他和房县文化馆杨才德同志在搜集整理郧阳地区传统民歌时,发现房县九道民歌《年年难为姐做鞋》,歌词中出现的《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关雎》为《诗经》的开篇,究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采诗官把《年年难为姐做鞋》这样的民间口头传唱的山歌加以修饰成《关雎》民歌而流传千古呢?还是《关雎》那样的古老民歌,在鄂西北民间世代传唱,演变成今天的《年年难为姐做鞋》呢?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可以说明至今仍在鄂西北十堰市所辖的房县流传的传统民歌,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副研究馆员、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李相斌副主席认为,邓发顶唱的“姐儿歌”和杨家管唱的“年年难为姐做鞋”,这两首民歌的歌词与《关雎》的诗句何其相似,无论《关雎》是由采风者在“姐儿歌”或“年年难为姐做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民歌,还是“姐儿歌”或“年年难为姐做鞋”是在民间的流传变异,都说明二者有一定的影响和渗透关系,彼有挖整研究的价值。
查阅房县有关文史资料,历代不少官员文人在赞誉房陵时则慕名提及周太师尹吉甫。清乾隆四年知县:钟梦瀛在“房陵古迹古诗”:“我来房邑中,幅员廊千里……尽瘁不遑息,黾勉报圣主。作宰首贤才,高山勤仰止。吉甫文武略,清风穆如许。黄香步后尘,忠孝传双美。” 清代贡生张开隐老先生所作 :“咏房州首镇青峰佳景:记得房陵古号州,青峰更见景多幽。山为文峰峦环绕,寺有清泉水长流。同治年间仙佛在,尹公墓侧断碑留。”古时房县城东关尹公祠墓联:“龙岗凤岭长挺千秋名官,粉河玉水朗澈万古忠”。明代《万历郧台志》卷十“著述卷”记载“七言绝句”:“往日跳梁今按堵,三邊共说裴开府,当知文武宪群工,天为皇朝生吉甫”。以及在房县还有不少有关周太师尹吉甫的民间故事传说。
经十堰市民俗学会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己将以西周诗经文化、汉民族创世史前神话《黑暗传》、宫廷帝王流放文化、神农文化、巴山文化、秦楚边缘交汇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移民文化、野人传说为特色的“房陵文化圈”己列为全省重点民间文化挖整抢救工程,并报告己申请作为全国重点民间文化挖整抢救工程。由此,十堰市科技局己将“房陵文化圈”列为全市2005年软科学科研课题。
为了弘扬房陵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房县县委书记师永学听了课题组的汇报后,县委书记师永学说,下一步重点拟定进行以下几项工作:抢救、挖整出版房陵民歌集、房陵民间歌曲集、房陵民间歌谣集、房县民间故事集等房陵文化圈系列丛书;拍摄一部有关房陵民间文化的多集专题片;出版一套房县历史人物传记;命名房县几个乡镇为民歌乡、故事乡;命名一批优秀民间艺人;准备召开两次研讨会,请有关专家、学者就“房陵文化圈”进行研究、讨论;把房县的民间文化现象变成文化资源,然后开发出来变为成果,并把它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当中;做一些文化含量高的、类似“探索·发现”节目的片子。要通过抢救、挖掘、整理千里房县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进一步包装、宣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它与房县奇山异水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事业,使房县这种独有的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产业,成为房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作者: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