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成功实施一例“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矫正术”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2月24日10:52 文章编辑:青山
29岁的女青年王某驼背24年,伛偻90度,今朝挺起腰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2月24日讯(黄家喜): 2月19日,太和医院脊柱外科王达义、温国宏等5位医师,经过从上午9时至晚上7时半共10个多小时紧张而又认真的手术,终于为来自郧县的29岁农村女青年王某成功实施了“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矫正术”,从而结束了她长达24年不能挺起腰杆的痛苦历史,同时也标志着这一堪称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在太和医院已得到常规性开展!
    患者5岁时就患有脊椎后凸畸形,只因发育未定型不便为其手术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后凸畸形逐渐加重,尤以近3年来患者身体伛偻至90度以上,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继而双侧腰部又时常不明原因地剧烈疼痛,于是,她于去年年底来到太和医院脊柱外科专家门诊,经CT、磁共振检查,显示其胸椎7、8椎体已严重变形,确诊为“胸椎角状后凸畸形”,必须尽早予以手术治疗,否则将有慢慢瘫痪的可能性。春节刚过,患者即入住脊柱外科接受手术,在此期间,脊柱外科专家们也作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2月19日上午9时手术开始。人体胸椎的第7、第8椎体,为神经最集中的地方,手术风险极大。在手术矫正过程中,稍不注意极易牵拉破坏脊髓神经,导致患者终身瘫痪。而且手术难度高:为了准确、安全地切除畸形椎体,手术区必须充分暴露才能操作,因此,必须先切除后胸肋骨的一部分;为了避免损伤紧贴于脊椎椎体之上动、静脉血管,保证术中安全,还要通过一种特制的分离器将血管分离开;在切除椎体时,用的是高速磨钻,必须小心翼翼地磨去椎体的畸形部分,注意防止震动而损伤神经,还要不停地为磨钻降温冷却,防止其产生的热量灼伤神经。五位医生聚精会神地工作在手术台上,随着病变椎体一点一点地缩小,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不知不觉快接近下午6时,他们这才想起已连续奋战了9个多小时,竟忘了吃中午饭。但手术即将成功的喜悦,又鼓舞着他们继续操起手术刀直至最后~胜利,晚7点多手术结束,患者终于安全回到病房。
    经拍片检查,患者脊椎后凸畸形得到根本矫正,并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目前患者仍在接受脊柱外科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其完全康复需要4~6个月左右。护士长张东云介绍说,护理这样刚接受完大手术的患者,工作量、难度较大,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日常治疗护理全都由我们负责,还要为她勤翻身勤擦洗,不能有丝毫马虎。
    据悉,像这样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的手术,自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建科以来已成功开展了3例,这次手术的病例是节段最高、驼背最严重、手术风险最高的病例,故此类手术至今也仅限于全国几家知名大医院能够开展。太和医院脊柱外科是2006年在本地率先成功开展这一手术的,之后,他们凭着崇高的职业献身精神和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学者风范,不断向脊柱专业领域国际国内尖端技术发起冲击,2008年开展脊柱手术近700台,其中九成以上为高难手术,诸如颈椎病手术,治疗腰椎滑脱(不稳),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脊椎结核及骨肿瘤切除术等,该科2008年勇闯生命“禁区”,连续独立完成4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手术”,使太和医院成为继武汉同济、协和医院之后省内第三家能独立开展这一堪称国际先进技术的医院,为太和品牌增添了几多艳丽的奇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