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天志生前照片

犯罪嫌疑人郑华江

图为:亿万富翁申天志在他的兴丽房地产公司办公室遇害

图为:面对警方审讯,郑华江(中)十分配合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2月26日讯 《楚天都市报》报道 (记者刘汉泽 特约记者余兀玉 通讯员王林):昨日上午,十堰市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亿万富翁申天志在他遇害的第3天,被送回老家钟祥市乡下安葬。 同一个单位的同龄兄弟,从艰难创业到成为生死对头,两人到底有什么矛盾?案发两天来,记者辗转寻访当年的老股东,他们勾勒了申郑两人间的点滴恩怨。
“铁哥们”携手下海
据了解,1993年以前,申天志和郑华江都是十堰生资日杂公司的中层干部,申天志是建材科长,郑华江是陶瓷科长。两人不仅同岁,还住在同一栋家属楼上,关系“相当好”。 “申天志为人精明,很多人都感觉他是个做大生意的人;郑华江虽然话不多,性格倔犟,但也办事麻利。”采访中,两人的多名老同事大都如此评价两人。 1993年,日杂公司改制,申天志便想成立一个房地产公司。申天志资金不足,便有原公司的职工愿意出钱入股,郑华江便是最早的股东之一。 一名曾经参股的老职工回忆,当时的兴丽公司注册资金50万,申天志出资最多,约10万元,郑华江入股也有两三万元。 据介绍,公司起初挂靠在日杂公司名下,创办前两年先后有20多名原公司职工入股。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申天志出任,郑华江是主要管理人员之一。
20多名老股东先后退出
公司成立之初,大家干劲十足,股东都在兴丽公司做事。“股东都参与经营,这其实是以后产生纠纷的隐患。”一名曾参股的原股东介绍,由于起初公司资金困难,前几年只发工资,未分红,大家在公司发展方向和分配上产生了矛盾。 从1996年起,先后有人退股,至2005年,老股东几乎全部退出,只剩下申天志等几名股东在坚持。“有人是主动退股再谋生意,也有人是因为与公司领导班子有矛盾而退股”。这名原股东介绍,先退股拿的钱少,有的只是拿走了本金,后退股拿走的钱是数倍,最高是本金的10余倍。 记者采访发现,至少有两人退股时拿走了50万元,而大多数只是数倍于股金。
股权纠纷官司持续5年
“郑华江就是被迫退股的小股东之一。”一名原股东介绍,由于经营思路和工作方式的不同,申天志和郑华江这对“铁哥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大约在2000年左右,郑华江被迫退股。 至此,郑华江和申天志的矛盾公开化。当年,郑华江因股权和劳资问题,与兴丽公司闹到劳动部门。劳动仲裁后,郑华江不服,提出诉讼。 在此次案发后的审讯中,郑华江向警方代,案件经过一审、再审、二审、抗诉等环节,官司从2000年一直打到2005年。最后,兴丽被判向郑华江支付3万元而结束。 在此期间,一方面,郑华江没了工作,没了女儿,为打官司而卖掉了房子。另一方面,兴丽公司却越做越大,成为十堰市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资产达数亿元。 申天志是亿万富翁之说,得到兴丽公司副总经理李德琴认可。
凶手一年前已买刀预谋
昨日上午,十堰市警方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并通报了“2·23命案”的部分案情。目前,凶手郑华江已被刑拘,“他的认罪态度和交待情况较好”。 据郑华江交待,由于他与申天志的矛盾太深,他多次动过“我活不成,他也别想活”的念头。去年,他买了两把刀,但一直没有下决心作案。 本月23日早晨,郑华江给房东留下“绝命字条”,上面写有父亲和弟弟的电话,表示如果他没有回来,肯定就出事了,请房东联系父亲和弟弟。“下这个决定之前,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民警分析,可能是郑华江的怨恨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所作的决定。 当天上午9时许,郑华江来到兴丽公司,在公司外等了约半小时没有发现申天志的踪影,他便给申的办公室打电话,申本人接了电话,郑用武汉话说“打错了”。 随后,郑华江上楼进入申天志的办公室。“一见面,郑华江就掏出刀子行凶”。事后发现,郑华江在申天志身上共刺了18刀,其中致命的一刀刺在心脏上。 据介绍,郑华江作案后没有逃走,也没有反抗,被公司员工制服,然后被反锁在办公室内,直到民警赶来。
“亲情缺失和诸多不顺让他更加偏执”
“没有家庭和亲情的温暖,可能是郑华江走入极端的重要原因之一。“昨日,与郑华江一同长大的朋友代某谈及此事如是说。 据了解,行凶前郑华江还做了两件事,一是将死亡8年的女儿安葬入土;二是到10多年未回的父亲家里看望了父亲。 十堰市上达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家属院位于三堰,郑华江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直到现在,他的父亲郑隆斗还独自一人住在这里。 郑华江生于武汉,随父亲去过四川。大约13岁时,父亲调回老家十堰生资公司,郑华江也来到十堰。 1994年,郑华江与前妻离婚,6岁的女儿跟着郑华江生活。此后,前妻重新组建了家庭,郑华江也觅得女友同居,但不久两人分手。 2001年底,郑华江13岁的女儿被发现死在前妻家里。法医鉴定为自缢身亡。“女儿在郑华江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来。”郑的一名熟人介绍,郑华江曾对女儿的死因表示怀疑。 正是因为如此,郑华江将女儿的骨灰一直放在殡仪馆里。本月9日元宵节那天,郑华江把女儿的骨灰从殡仪馆取走安葬入土。“可能那时,他已决定了。” 在此前两天,郑华江回了一趟10多年未回的家。 郑华江一共兄弟4人,他排行老大,母亲去世已多年,父亲今年78岁。老人将10多年来与儿子仅有的3次见面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老人说,郑华江离婚后便没回来看望过他,这10多年来,两人仅见过3次面,第一次是2001年郑华江的女儿死后,第二次是2005年,他住院时,郑华江到医院看他;第三次便是今年这一次,正月十三那天。 老人说,当天儿子回来后没说别的,只是说现在日子过得不如意,也没钱花,没吃饭就走了。 郑华江从小就性格内向,虽然话不多,“但十分倔犟”。“可能亲情缺失和诸多不顺,让他的性格发生了更大的变化。”郑华江的多名同事介绍说,自从兴丽公司退股和女儿死后,他几乎再没有回过原单位,也没有与老朋友们来往,有时甚至在街上碰到老同事也不打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