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2008年十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2月26日9:33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2月26日讯():2008年,十堰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进步,呈现出有序推进、重点突破、蓬勃发展、全面繁荣的良好势头,为十堰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6种形式,26期节目,118篇调研论文
理论武装扎实深入

  十七大学习掀起新高潮。各级党组织结合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教育活动,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基层宣讲、主题教育6种形式,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高潮。市委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10次,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
  基层理论宣讲形成新格局。整合市直理论宣传资源,形成了党报刊台网“四位一体”的理论宣传格局。《十堰日报》等媒体推出理论辅导和调研文章200多篇;十堰电视台推出专题节目26期。
  重点课题调研推出新成果。围绕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狠抓了4大系列调研活动,推出了一批调研成果。“推动十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研讨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干部思想观念变迁”论文征集等多次活动共收到论文118篇,其中有8篇在全省获奖。 
 
一个节会,三大主题,三大热点
舆论宣传形成强势

  武术节专题宣传声势浩大。整个宣传活动,按照节前升温、节中聚焦、节后回顾“三大宣传战役”的总体策划循序推进。在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发布和转载武术节相关信息7.6万余条,市属媒体开设专题专栏51个,刊播各类稿件、图片、节目7000余条,广泛传播了武当文化,充分展示了十堰的良好形象。
  三大主题宣传氛围浓厚。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推进“三城联创”等重大部署。市委宣传部以此为中心,向市属媒体下发了宣传报道方案,各媒体先后开办《三城联创,共建家园》等各类栏目、开办了“十堰大飞跃”航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三大热点引导导向正确。对年初特大冰雪灾害、4月阜阳手足口疫病传播、5月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市委宣传部快速行动、正确导向,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维护了社会稳定。

33家国内媒体,6家境外媒体,4部影片
外宣工作再上台阶

  对外宣传档次提升。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国内33家主流媒体,对十堰进行了充分全面的报道,刊发新闻报道1000多条,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外宣传渠道拓宽。武术节期间,有6家境外媒体走进十堰采访,全方位宣传了十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和武术节全过程,向境外充分展示了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
  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由国内著名导演组织拍摄的《神秘中国·武当山》、《问道武当》、《倚天屠龙记》、《勇士的最后秘密》4部影片,在武当山实景拍摄并在全国播出,很好地宣传了十堰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
  2008年,市委外宣办获全省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王雪峰同志获先进个人,受到省委宣传部表彰。

13个“好人”,14名“少年形象大使”, 15项纪念活动
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典型培育出新出彩。开展了全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胡安梅、王涛、贺文勇等10人入围《中国文明网》“好人榜”候选人,罗杰、王中英、曾中阳分别被《中国文明网》评为见义勇为、孝老爱幼、敬业奉献“好人”。
  道德教育载体创新。全市建立了11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4个青少年德育基地。在首届湖北现代少年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中,我市14名青少年学生当选“现代少年形象大使”。市文明办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宣传领域拓宽。以“辉煌的历程,希望的土地”为主题,综合利用社科、新闻、文艺多种载体,组织开展了课题调研、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15项纪念活动,在全市营造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20万册读本,两个“全国文明村镇”,一个“全国文明单位”
文明创建全面深化

  市民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编写了《十堰市市民手册》、《“三城联创”知识问答》等宣传教育教材20万册,免费发放到广大市民手中。配合“三城联创”和武术节,开展了“我与文明同行”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再传捷报。经过认真检查、严格考核,竹山县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第二批“全国文明村镇”,市太和医院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张富山、魏赫男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受到省文明办表彰。全市实现了省级文明城市“五连冠”目标,同时,再次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10项大奖,56场演出,2.1万场放映
文化建设掀起高潮
  精品创作形势喜人。创作了大型现代戏《桔颂》、歌曲《美丽十堰绘蓝图》等20余个新作品。我市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豫剧《乡试》,在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优秀演出等10项大奖。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组织了首届新农村文艺节目展演、元宵焰火晚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各县市区和市直文化单位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张湾区举办了社区文艺展演,茅箭区举行了赛武当广场落成大型文艺晚会,市艺术剧院深入基层送戏下乡演出56场。
  阵地建设持续升温。在建设21个文化站基础上,又争取维修改造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标准“农家书屋”232家;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2.1万场次。

70个网评员,100多次检查,2.2万条信息
行业管理成效明显

  网络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严格执行24小时网上舆论监控制度,把好网上信息传播关口。组织了70人的网评员队伍,抓好网络监控,提高了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文化市场管理有了新进展。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实施了年审换证,全年实施100多次集中检查,取消了48家违规经营点经营资格,查处30家违规经营单位,收缴盗版光碟8000余盘、非法书报刊1700余件。
  舆情信息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累计上报信息2.2万条,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采用4876条。全省舆情信息工作综合评分,十堰市名列第二,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