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送来希望 一批外地患者慕名到太和医院寻求干细胞治疗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2月27日7:36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2月27日讯(特约记者梁时荣):去年12月,家住湖北汉川市的肖某在湖北省政府网站上发现这样一则消息:太和医院干细胞治疗肌无力获重大突破。于是,他又在网上搜索到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十堰秦楚网、荆楚网关于“太和医院成立干细胞治疗中心”的详细报道。这个重要发现,后来竟成为他生命的转折。
    32岁的肖某,曾经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可他现在连端碗的力气都没有,吃饭靠妻子喂,臂力不及5岁的孩子。去年曾转诊国内多家医院被确诊为“多发性硬化”,多方治疗,均不能有效改善病情。随着病情加重,他双眼视力逐渐变得模糊,双侧眼睑开始下垂,双耳神经性耳聋,不能站立,大小便不能控制。正当他陷入绝望的时候,意外得知太和医院成立的干细胞治疗中心,能治疗此病,真是万分欣喜。想到自己一年多的煎熬就要结束,连续几晚不能入眠。今年1月,在妻子的陪同下,他来到太和医院神经内科求治。太和医院神经内科何国厚教授和干细胞治疗中心李东升博士等,很快为肖某实施了一个疗程的干细胞治疗。肖某前后住院18天,共接受3次干细胞治疗手术,双眼视力明显恢复,双耳听力恢复正常,可谓“耳聪目明”,且能够自由行走、控制大小便。在出院时,他发自肺腑地说:“干细胞治疗让我亲身体验到肢体的明显变化,感觉到有一种天助的神力。”
肖某的“意外”成就了身边许多人的梦想,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慕名到太和医院寻求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接踵而来。
    据太和医院神经内科常务副主任王云甫博士介绍,今年元月份以来,仅湖北汉川市就有3名患者到太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干细胞治疗。此外,还有河南、陕西等外省的患者。
    汉川市35岁的农民艾某,就是听了肖某的“意外”,抱着希望走进太和医院的。艾某患的是运动神经元病,左手肌肉萎缩,上肢无力,到过武汉、北京一些国内知名医院,但均表示目前尚无有效办法,只能靠药物维持。艾某的丈夫不死心,想到毕竟自己的妻子还年轻,孩子又还小,不治疗等于放弃生命,这个家也就完了。于是他下定决心,就是变卖家产也要救妻子一命。今年2月6日,艾某入住太和神经内科,当时已经吐词不清、吐谈无力,左上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肌力3级(正常人为5级),双手手掌大小鱼际肌肉已见萎缩。
    如今,艾某已经接受了第一次干细胞治疗手术,虽然目前症状缓解还不十分明显,但她依然表示绝不放弃,会坚持治疗。
    据艾某的管床医生王艳介绍,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致死性变性疾病。其病因不明,患者得了该病后,身体有如被冻住一样,肢体逐渐萎缩、无力,最终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直到呼吸衰竭死亡。该病致死率高,目前没有治愈办法,病人非常痛苦和不幸。关注这类病人,寻找战胜病魔的法宝,一直是当前国内外医生追求的目标。
    据悉,干细胞技术又称为再生医疗技术。是指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目前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给一些传统医疗手段宣判无效的难治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