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会上:十堰代表提交5项提案和建议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3月9日9:50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3月9日讯 据《十堰日报》报道(记者吴社全): 在3月5日开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天会向大会提交了5项提案和建议。

  这5项提案和建议分别是:《关于在湖北省十堰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的提案》、《关于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移民项目列入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计划的建议》、《关于提高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比例的建议》、《关于支持丹江口库区发展加快建设武当山机场项目的建议》、《关于将十堰市作为郑渝铁路湖北段主要控制点的建议》。

  这些提案和建议的提出,既充分考虑了十堰的实际,又考虑了国家建设大局;既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又体现了强烈的抢抓机遇意识;既密切关系到民生,又对十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提案和建议所涉及的一些重大项目,不仅关系到十堰当前的发展,而且对未来发展具有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要作用。

  《关于在湖北省十堰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的提案》提出,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肩负着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及保障库区水质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国家应在水源区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设立生态经济发展特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适应水源保护的发展新模式,加快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水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

  在《关于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移民项目列入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计划的建议》中,从十堰生态地位重要、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严重、政策依据充分等五个方面陈述了这一建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请求国家将十堰市的生态移民项目纳入国家生态移民试点和国家生态移民计划,给予重点安排扶持。

  《关于提高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比例的建议》指出,十堰市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又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治理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确保“一江清水北送”,维护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请求国家对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提高中央投资的比例,以支持该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关于支持丹江口库区发展加快建设武当山机场项目的建议》提出,十堰市作为中部同时享受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范围的地区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又是国内主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和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建设机场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十分必要。

  《关于将十堰市作为郑渝铁路湖北段主要控制点的建议》认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实现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选择,将湖北的“一江两山”精品旅游线乃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与河南、重庆等周边省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对接,进而辐射、放大到北京等华北的广大地区,是做强做大湖北旅游的大势所趋。将十堰作为郑渝铁路的主要控制点城市可以形成一条西南至华中、华北新的黄金旅游大通道,将重庆、郑州、北京等大城市和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少林寺等著名风景区一线相连,从而有利于促进湖北等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