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才平台 培训基地 致富金桥
房县门古寺镇创新“农村实用人才超市”助推经济发展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4月11讯(特约记者 张兴成):昨日,房县“农村实用人才超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门古寺镇召开,这是房县县委对该镇创建“农村实用人才超市”聚集人才、网络人才、服务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充分肯定。
创建“农村实用人才超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人才兴镇”战略的新探索,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农村“土专家”、“田秀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为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发展搭建了“纽带”和“桥梁”。因此,200 7 年以来,门古寺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农村实用人才超市”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抓紧抓好抓落实,助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产值3.2亿元,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1.48亿元,增长14.2%;财政收入240万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2892元,净增300元。
围绕中心,培养人才。围绕“工矿水电强镇,烟畜菌林富民”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拉动和服务“烟畜菌林”四大产业的发展,该镇先后在福建、河南西峡聘请12名袋料食用菌专业技术员,在烟草公司推介下在外地引进6名烤烟技术员,想方设法聘请一名高级农艺师到我镇指导经果林产业的发展,于此同时,打破行业界线,在部门中实行大联合,组织畜牧兽医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文化站、森飞公司等8个部门54名具专业职称的技术干部直接参与服务,指导产业发展。
强化技术,培训人才。根据不同产业技术分工,农民自主创业,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该镇以在外聘请袋料食用菌、烤烟、经果林专业技术人员为依托,分别以森飞食品有限公司,烟站、林业站为主要阵地,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以镇直技术干部为依托,以农技站、兽医站为阵地进行农作物良种、良法,防虫、治病和养殖技术专业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学习与考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效,不走过场。近两年,我们利用阵地培训方式,培训烤烟骨干技术员56名,食用菌栽培骨干技术员98名,经果林骨干技术人员20名,养殖业及其它技术人员42名。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术骨干,用技术骨干直接深入现场指导培训农户,利用现场会以会代训等多种教育培训形式,培训烟农、菇农、养羊大户等1800多户,参培受训达210场8000多人次,从而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乡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他们为我镇的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构建网络,汇聚人才。2007年10月,镇党委、政府安排一名脱产干部,以村为单位对本地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普查,摸清该镇涉及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兽医、卫生、司法、城建、农副产品加工与经营等方面人才状况,包括农村干部,党员中心户,致富带头人,镇直涉农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以及由党委、政府组织培训的实用技术骨干等人才资源,进行登记、收录,按照“一人一表”(信息)、一村一册(技术人员花名册)的要求,在全镇共收录328名农村优秀技术人才,按照技术专长、行业等分门别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整合了农村人才资源,推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月日村二组村民黄林、黄哲旭,四方村朱其志是政府组织的首届食用菌技术培训班的骨干学员,也是本镇菇农,由于他们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他所种的菇产量高,效益好,被同行们所称赞,在2008年先后被官山、大川、桥上乡聘请去搞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并得到聘请单位一致好评。
健全机制,使用人才。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本镇实际,引入市场理念,借鉴商品超市经营模式,建立门古寺镇农村实用人才超市。一是组建服务机构,构筑服务网络。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人口布局等因素,确定把镇“人才超市”设在位于镇中心的森飞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现场咨询点,方便群众来访咨询。通过宣传橱窗等形式把农村实用人才超市成员的姓名、身份、相片、业务专长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向群众公布,同时编印“农村实用人才超市服务人员通讯录”发放到各村、各农户,方便群众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挑选所需人才。同时把有关专家教授和农村实用人才超市的人才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服务网络。二是依托森飞公司建立固定的农村实用人才超市办公活动场所,配备培训室、办公桌、电话、电脑等必要的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宣传服务标识,建立人才信息公告栏。拥有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培训示范基地,现有食用菌示范户150户,山羊养殖示范户120户,烟叶示范基地3000亩,果茶基地5000亩,核桃基地10000亩。三是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管理人员。以本地农村实用人才为主,外聘专家为辅,建立了有54人组成的一支致富能力强、有一技之长能够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的专兼职人才队伍。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超市负责人,确保了超市规范管理,高效运转。四是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超市筹建中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研究探索农村实用人才超市自我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今年镇党委、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了部分资金,聘请了一批农民技术员,为本镇发展产业的农户提供无偿服务。对外服务实行有偿服务,加强绩效考核,强化日常管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为农村实用人才超市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建立了激励机构,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镇、村给予表彰。鼓励和帮助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评定。通过考核、培养,把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农民企业家、营销专业户等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党管人才视野。五是开通一个热线电话,完善一个技术服务体系。超市成立后,开通了技术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群众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对来电咨询信息或要求提供技术服务的,超市办公室能够及时给予答复并及时派员上门指导,真正做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