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5月13日讯 据《十堰日报》报道(记者 吴社全 陶德斌 特约记者 周玉娟):昨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十堰市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坚定信心,统筹城乡、突出重点,继续扩展发展的大好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随同罗清泉调研的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省农办、省扶贫办等省直部门负责人。市领导陈天会、张嗣义、王启泉、王铁军、涂明安、糜克洪、冀群风、陈家义、王华滔、张维国、郭新明、张光新、梁吉祥、高勤,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丹江口市主要领导陪同调研。 罗清泉一行先后来到东风渝安公司、十堰精密制造公司、十堰天涯汽车公司、东风渝安新生产基地、东风客车公司、十堰驰田汽车公司以及丹江口市台湾农民创业园、丹传公司、丹江口大坝施工影响区移民搬迁现场、农夫山泉公司等地调研,深入施工工地、企业车间,与企业员工、县镇干部和农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企业科研、生产、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发展前景和新农村建设等情况。 走进东风渝安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罗清泉十分高兴。他一边察看生产线,一边听取公司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公司下一步发展目标。走出车间,罗清泉饶有兴致地登上一辆“东风小康”车,在公司院内绕行一圈。罗清泉说:“不错不错,坐上很舒适!”他鼓励该公司抓住机遇,尽快把第二个厂建起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经济实用的“东风小康”系列为己任,扩大生产规模,把“东风小康”打造为竞争力极强的中国小排量汽车,力争走在行业前列。 罗清泉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丹江口市浪河镇,他深入实地考察了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参观了茶叶加工、生猪养殖、生物肥料生产等项目后,罗清泉对公司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加赞赏。他希望公司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生态循环经济圈,打造生态农业及绿色产业的新品牌,走一条集现代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在推进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在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影响区移民搬迁现场,罗清泉听取了情况汇报。他说,移民搬迁关系到国家大局,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工作作实作细作在先,作到宣传动员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信访维稳到位,创造和谐的搬迁环境,确保移民搬迁安全、稳定。 在听取了我市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后,罗清泉充分肯定了我市的工作。他说,今年以来,十堰在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上,认识是高的,思路是明的,决心是大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特别是结构调整有了突出的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看后令人高兴。十堰1至4月的发展表明,十堰工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农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旅游业亮点频现,项目投资潜力大、后劲足,为下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全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我市下一步工作,罗清泉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坚持工业兴市的方针不动摇。十堰工业发展势头不错,但与全国比比重低、块头小。市、县两级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人才强的优势,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第二,坚决改变区域经济“腿短”现状。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城区实力雄厚,但县域经济发展落后。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各种政策、各种措施一起上,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上级扶持,更重要的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科学总结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在培育、强化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结构支撑方面下功夫。要结合十堰实际,抓住国家一系列机遇,继续把汽车产业做好,既要上规模也要上水平,在壮大汽车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旅游、水电、医药、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为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加快构建大交通格局。十堰要加快推进一个机场、两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这不仅是十堰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省发展的需要,还是优化全国交通布局的需要。构建大交通格局,国家和省要全力支持,但十堰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加大力度,克难而进,通过大交通把十堰的区位劣势尽快转化为区位优势。第五,加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