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罗清泉莅丹专题调研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5月14日8:54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5月14日讯 (十堰日报)记者 吴社全 陶德斌 特约记者 陈华平 周玉娟 报道:丹江口市作为全省首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市),如何尽快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 5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莅丹进行专题调研。罗清泉强调,丹江口市在全省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市)中工业基础好,发展机遇好,干部精神状态好,一定要力争成为7个试点的排头兵。
市领导陈天会、张嗣义、陈家义、王华滔、郭新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丹江口市主要领导陪同调研。
罗清泉一行先后来到丹传公司、丹江口大坝施工影响区移民搬迁现场、农夫山泉公司等地调研,详细询问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形势、发展前景和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在浪河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罗清泉在考察了茶叶加工、生猪养殖、生物肥料生产等项目后,对该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发展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公司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以农业现代化为理念,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一条集现代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发展之路,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走进丹江传动轴有限公司,罗清泉仔细询问了该公司生产、经营和研发情况。在公司开发的系列产品前,得知公司通过创新,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在今年金融危机情况下依然占领了大份额市场,罗清泉十分高兴地说:“创新发展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在听取了丹江口市情况汇报后,罗清泉对丹江口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中首先抓经济,把经济搞上去。要紧紧围绕“富市、富民”的目标,坚定不移发展县域经济。二要有一个积极可行的奋斗目标。全省提出的目标是7个试点县(市)要在29个贫困县中力争实现3年有明显变化,5年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示范县、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标准。丹江口市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和旅游基础,再加上有南水北调这一工程实施的机遇和南水北调水源区这个金字招牌,是其他县所不具有的,因此,丹江口市一定要在这7个试点县(市)中力争成为排头兵。围绕这一目标,工业产值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翻一番,农业产业化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全省、全国要有几个农业龙头企业。“农夫山泉”在国内已经比较知名,地方农业产业也要有几个有影响的品牌,只有形成品牌才能加快进步。三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围绕富市、富民的思路,把大的整体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小项目实施上,落实到企业上。要把市里的脱贫规划和全省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四要通过试点全方位地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过去扶贫开发落实到户,后来提出整村推进,现在我们要连片整县推进。我省这一次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就是要全方位解决贫困县(市)的发展问题,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难题。要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好试点中的难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在这一次试点中加以解决,统筹好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走一条绿色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