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手术治疗 袖珍女两年长高45公分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7月31日6:30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31日讯:  7月29日上午,太和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来了一位不平常的小客人。清甜的一声“王叔叔好”,竟把正在忙碌的王辉博士愣住了。要不是孩子妈妈急切地介绍,王辉还真认不出站在面前的就是2年前自己亲自手术摘除其颅内肿瘤的那位袖珍女孩。

    “快过来,让叔叔看看!”王辉博士仔细抚摸着兰兰的头,又拨开兰兰的前额发丝,露出兰兰当年手术留下的痕迹。“都长这么高了,上学没有?”“在上学前班。”兰兰连忙回答。“现在有多高?”兰兰的妈妈说,还没测量过,应该高出几个头吧。“来来来,我们去量一量。”来到护理站,护士听说这位小女孩要量身高,连忙热情地站起来帮她。身高显示“105”。这时,一位护士突然认出这个小女孩,惊讶地叫起来:“原来是她,那个袖珍小女孩!”
    看到兰兰足足长出了40多公分,妈妈分外高兴。王辉博士告诉孩子妈妈,自己的电脑里还保存了兰兰当年手术前的录像资料和一些照片。看到女儿手术前后的样子,妈妈很是感动,眼眶里闪着泪花。 “是王医生救了她的命,我们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两年前,2岁9个月的兰兰身高只有60多公分,相当于1岁多孩子的个头。父母原本以为孩子吃饭不好,影响身体发育。但时间一长,发现孩子视力也有些下降,身体愈发瘦小。于是便带着孩子来到太和医院求诊专家。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王辉博士精心为其作了诊断,发现患儿颅内中央部位偏深处长有鸡蛋大一个肿块,并紧邻周围重要神经结构,巨大鞍区占位,造成对其它神经的挤压,属鲜见的小儿颅咽管肿瘤。随后,王辉博士及周章明博士等决定为患儿实施我市首例、罕见的巨大小儿颅咽管瘤全切手术。手术进行了4个多小时且十分成功。术后15天,兰兰视力恢复,病情康复出院。术后复查核磁共振见肿瘤切除完全,2年后复查也未见肿瘤复发。
    据王辉博士介绍,颅咽管瘤全切技术代表了当今神经外科领域高端水平。颅咽管瘤全切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尤以小儿颅咽管瘤全切难度更大,手术风险更高。由于此肿瘤生长部位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往往与下丘脑、垂体、动脉环、脑干等有密切的粘连,实施手术全切死亡率和复发率极高。在我国只有北京、上海、武汉等一些知名大医院能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太和医院神经外科在开展数十例成人颅咽管瘤全切的基础上,又先后成功开展了5例小儿颅咽管瘤全切手术。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8岁。
    据悉,小儿颅咽管瘤早期症状多为头疼、呕吐、内分泌功能减退,有的还伴有视野缺损、发育不良、头围增大等体征。今年5月20日,王辉博士就接诊了一位叫王小齐的8岁男孩。这位患儿在入院时,患严重的脑积水,头围超出成人,视力模糊不清,术前连医生的胸牌都看不清。经磁共振检查,患儿颅内长有一椭圆形巨大肿瘤,已严重威胁到周围复杂的神经结构。太和医院神经外科王辉、周章明等专家运用显微技术,避开错综复杂的脑部重要组织结构,成功将患儿颅咽管瘤进行了全切。手术后一周,王小齐在两米之外就能清楚地辨认出管床护士及医生的胸牌,并能椅子不差的念给家人听。6月25日,王小齐康复出院。7月25日,王小齐随同家人再次来到太和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复查。王辉博士高兴地告诉他们,孩子脑积水已完全消除,肿瘤切除完全,未见复发。听到这一消息,一家人甭提有多高兴。(梁时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