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环境磁场”
环境就是吸引力。
为增强吸引力,近年来,房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优化软环境。该县规范职能部门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开展执法单位民主评议活动,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严查破坏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实行企业检查审批制度和预约制度,有效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现象;对被投诉有乱收费、乱检查、不守信用、吃拿卡要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下岗和免职处分,营造了 “维护发展环境是功臣,破坏发展环境是罪人”的社会氛围;从政府、群众、个体经营者三个层面开展信用建设,打造 “信用房县”,形成了“人人都是房县形象,事事关系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5年来,先后有20多个省市的客商到房县投资兴业,实施项目500多个。
筑“投资洼地”
环境就是生产力。
为加快形成“投资洼地”,房县斥巨资改善硬环境。该县加快对境内209国道、315省道的升级改造,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新修“六两路”和4条出县的经济“断头路”,开工建设了柳树垭隧道工程,完成了 “襄天”、“郧房”两条高速公路的立项工作,完成公路建设918公里,村级公路通车率达95%;加快城区建设,相继完成三道河综合治理、建设路开发、天一路开发等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实施了滨河大道开发、马栏河综合治理、一级路建设工程,城区面积由“九五”末的7.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15平方公里;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力营造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无污染的“三低一无”环境。
硬环境的全面改善,提升了房县的形象,使房县成为“投资洼地”。湖北能源集团等企业投资开发的22座水电站,江浙地区客商投资的恒达、昂欣等8家纺织企业,150万吨干法水泥等一批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陆续落户房县。
走“双赢之路”
引来了客商,更要用心服务留住客商。为了走出一条政兴企旺的 “双赢之路”,房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该县推行首问负责制,提出 “不出一个办公室、不超过两个小时、不让企业花一分钱,为企业办完立项、规划定点、取水许可证、委托征地协议、营业执照等县内所有手续”,为企业提供24小时服务;以企业为地方财政所作贡献的3%-5%为标准,每年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截至目前,县财政已拿出6188万元兑现奖励政策。同时,为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房县为企业减免部分手续费用和证照费用,截至目前,该县仅企业注册登记费和工本费这两项就减免了600多万元。
房县优化投资环境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速。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69.6%;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