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9月16日讯(洪运玖)初秋的十堰,机器轰鸣、彩旗飘扬、工地沸腾,融绘成一幅幅壮美画卷,展现在车城大地。 在世界经济遭遇金融风暴袭击的形势下,十堰市经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元至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6亿元,同比增长48.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4亿元,同比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 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令扩大内需项目督查工作者倍感振奋。“通过开展一系列督查、监管、服务举措,有力保障了中央、省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堰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市扩大内需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程日记话语自信而坚定。
织就监督网络
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省先后下达十堰市扩大内需项目567个,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批复总投资达到25.29亿元。新增扩大内需投资数额之大、项目之多、领域之广,前所未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潮中,如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悄悄抬头?如何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借机上马?如何防止建设一批工程后“倒掉”一批干部?工程项目牵动着十堰人民的神经,给监管机关提出了高标准的工作要求。 项目启动伊始,该市成立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专班,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扩大内需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通知》,明确了监督检查的主体、内容、程序和相关要求。为确保监督检查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察局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检查工作浮光掠影、搞“花架子”,应当发现问题而没有发现的,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监督是一张网。在市纪委监察局的统筹协调下,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发改部门对项目的投向、立项及工程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管或专项审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等部门认真履行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一个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在全市铺开。
创新监督机制
项目是否已经开工,工程进度如何?资金是否管理规范,有无挤占、截留、挪用、克扣专项资金现象?手续是否完备、规范,是否实行了招标投标?每个问题都印在检查组成员们的心坎上,每个细节他们都不放过。因为他们知道,每个数字后面都牵动着国计民生,每个项目都关系着千家万户。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该市探索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督查机制。 实行领导包点负责制,开展“解剖式”“点”上抽查。市纪委常委按照分工,每人负责监督检查1至2个扩大内需项目,通过抓典型、抓样板,带动了全市扩大内需项目整体推进。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推行了“三盯三看”工作法,即:盯资金,看中央新增投资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地方配套资金是否足额筹措到位;盯进度,看新增项目是否按时开工、按时形成实物工作量;盯质量,看材料采购是否手续完备,施工过程是否合乎规程,工程监理是否履职尽责。 依托项目主管单位,进行“分系统”“线”上督查。各项目主管单位成立了专项检查组,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落实法人制、招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农村水利投资是中央新增投资的重点,2008年以来,中央共下达十堰市水利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4.6亿元。为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市水利局把所有项目交由建筑工程质监部门审核把关,100万元以上的工程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并实行质量目标终身负责制,从源头上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的产生。 依托市、县两级监督检查组,组织“拉网式”“面”上普查。市、县两级共成立了29个监督检查组,100余人专门负责监督检查。为了使监督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检查组制定了详细的检查工作计划,列出了具体日程安排,确保每个项目都查到、每个工程都看到。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成员发扬不怕吃苦精神,推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察看现场、反馈意见、协调督办、发文通报、限期整改等方式,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督查组共组织了6次巡回督导检查,累计检查567个项目,发现并整改问题35个。
严明监督纪律
部分项目单位行动迟缓、执行中央政策措施不力怎么办?资金使用不当、项目出现失误怎么办?失职渎职、导致出现严重后果怎么办?对此,市扩大内需督查组的回答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市纪委公开了扩大内需监督电话、设立了举报信箱,对群众举报的违纪违规线索,做到件件必查、事事必果。2009年2月,群众举报某县擅自调整动物防疫体系中央投资项目,没按上级批复进行资金安排情况。接到反映后,市纪委立即安排专人进行了调查核实,对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作法,使项目资金安排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针对三个县部分乡镇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市纪委专门召集这些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体诫勉谈话,对他们触动很大,这些乡镇很快拿出了具体施工计划,加快了项目进度,落实了配套资金,目前扩大内需项目已完成了90%以上。 通过采取一系列督查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央、省扩大内需项目的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十堰市扩大内需前三批项目已全部开工,竣工项目267个,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没有出现把中央投资用于“两高”、产能过剩行业,没有发现一起贪污、挪用、挤占、私分等违纪违法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