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11月17日讯(王慧):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上升,冠心病、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瘤……一个个犹如不定时炸弹损害着我们的心脏。太和医院胸心外科对一些重症心脏病患者不抛弃、不放弃,仅过去的一年时间内,就成功实施了9例高难度、高挑战的大动脉外科手术,让患者受损的心脏继续健康的搏动。
42岁的袁某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家住竹山县马家渡镇。平常身体还不错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胸腔内竟然长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定时炸弹”。半年前,袁某渐渐感到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出现眩晕、胸绞痛症状,以为是感冒、体虚,也就没去多想。谁知道毛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直到9月中旬,袁某实在是扛不住了,才到太和医院进行检查。
考虑到袁某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并且此时袁某的血压已达到180/110,胸心外科主任张军教授接诊后,初步判断袁某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行CTA、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证实了张教授的判断,但还是让人大吃一惊,从检查报告上,大家看到了恐怖的一面:原来,袁某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气球样扩张,且直径达到79mm,而正常人的主动脉直径应该只有20-30mm,动脉瘤壁薄如纸,随时都有可能破裂。此时,病人也在承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动脉瘤扩张已使病人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扭曲,头部供血严重不足而导致头晕!
“一周内A型夹层动脉瘤的病人死亡率接近70%,必须尽早予以手术。”张军教授立即组织科室专家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缜密的治疗方案,然而患者的情况还是让大家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这样的病人往往心脏功能不好,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要明显低于一般患者,且需要另行考虑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手术的风险大,技术难度高,由于手术过程需要开放主动脉,导致多个脏器没有血供,所以手术同时要进行多脏器的保护。除此之外,对手术时间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整个手术的安全时限仅为40分钟,如果超出时限,病人很有可能会因为并发症而导致昏迷、偏瘫、失语或痴呆等;病人的血管壁非常脆弱,需要吻合的组织往往是不健康的,自然对缝合的技术要求也特别严格……
选择为袁某实施手术,对于主刀医生来讲,不仅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相当高素质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对于整个手术团队来讲,则需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在经过认真分析和精心部署之后,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应运而生:由张军教授主刀,抽调精锐力量,提供最优越的条件,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最终决定为患者在全麻体深低温下行“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手术”,手术设计考虑之周详可见一斑。
手术按照预期时间准时进行,虽然已有严密的手术设计和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仍超出了预计,术中出现了一系列困难。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心脏解剖生理充分的驾驭能力,这些困难均被张军教授及其治疗团队一一化解。在胸心外科及麻醉科专家的通力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袁某从死神的手里救了回来。术后袁某的恢复情况良好,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已经可以自行下床活动了。袁某在出院之际激动地说:“太和胸心外科的专家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庄稼人要是没有一个好身体,今后可咋活哟!” 据相关资料显示,像袁某这样巨大的A型夹层动脉瘤非常罕见,手术治疗方案国内鲜有报道,而之前像这样的手术只有部属级医院能够开展。太和医院胸心外科凭借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实力,以及成熟的治疗经验,先后实施了包括2例A型夹层动脉瘤手术、1例B型夹层动脉瘤手术、2例胸降主动脉瘤手术和4例升主动脉瘤手术在内的高难度、高风险的大动脉外科手术。这些手术的成功,再此证明了太和医院胸心外科在湖北省地市级胸心外科的龙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