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11月24日讯(张凯霖):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地理标志专家组,在北京召开了“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顺利通过对“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至此,丹江口市累计获得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当榔梅”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受到中共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曾文华同志亲自过问,在专家审查会上,副市长葛保根代表丹江口市人民政府申报“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做了“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陈述报告,播放了武当榔梅专题片并回答了专家的咨询。与会专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武当榔梅”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原则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对“武当榔梅”的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待按专家意见修改完毕后报质检总局科技司,由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公告实施保护。
武当榔梅是丹江口市特有的一种水果。依据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钢目》中的记载:榔梅产自均州太和山。换句话说,丹江口市是武当榔梅的原产地。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太和山日记》中写到,它“形侔金桔,漉以蜂蜜,金相玉质,非凡品也”。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大坝加高以后,水面可达1050平方公里,独有的“湖泊效应”更为有利于武当榔梅生长。如何保证让一江清水送北京,又能为库区群众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发展武当榔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对此,中共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1999年,武当榔梅被丹江口市科委列入“武当山稀有植物繁育科技研究项目”,列出专项经费进行嫁接繁殖。目前,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丹赵路、三官殿、武当山特区等均有果农种植。2010年,武当榔梅鲜果市场价最低每公斤4元,最高每公斤卖到10元。如果在此基础上加大科研、开发、扶持力度,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假以时日,面积达到2万亩,挂果武当榔梅树达到50万株以上,即可实现年产鲜果千万公斤,产值上亿元,界时将会形成我市一大新的优势产业。 为了利用保护好武当榔梅这一特色资源,推进武当榔梅发展,下一步市政府将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要求,制定丹江口市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武当榔梅生产经营管理,加强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日常监管,保护和用好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这一金字招牌,使其做优、做大、做强,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