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生态建设阵地的娘子军——记竹溪县天池垭林场女职工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7:54 文章编辑:晓华

刘春玲

位于竹溪县南部山区的天池垭林场,距离竹溪县县城35公里,经营总面积面积33203亩,共有干部职工29人,其中女职工10人。她们在建设生态,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谐、富强、文明林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不愧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林业建设的娘子军。

扎根基层  默默奉献

林业是一个艰苦、冷门的行业,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要有长期与大山打交道毅力与决心,要终年与森林为伴,穿梭在崇山峻岭中,扎根林业生产工作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建设工作中去。作为哪些生活在最基层的女职工们,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兼顾工作,更是难能可贵,在这里这些女职工们谱写一曲嘹亮的绿色之歌。

她们以场为家,舍小家顾大家,奋斗在林业最前沿,终年奔走在大山险峰之间,她们当中有营林技术员,有资源管护员,有计划生育专干,有农业统计员,还有普通职工,她们一年365天,其中有一大半时间在林场度过,回家极少。把操持家务、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给了丈夫,用她们丈夫的一句话说,“山上的树木就是她们的孩子,林场就是她们的家”。她们以工作为重,全然不顾家庭的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林场森林资源得到了长足得增长,森林覆盖率以每年0.3%的速度递增。历年的工程造林,检查验收都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恳定,县林业局把林场的工程造林作为样板示范工程,在全林业系统中广泛推广。

绿海涛涛  红装点点

在造林期间,全场的女职工们拿起铁揪、树苗,水桶跟林农们一起到山上去植树造林。她们精装上阵,吃住都在老百姓的家中,一呆就是一个星期,对每一块造林地她们都要深入到实际,监督林农栽植完毕,块块都要到,从整地、林地清理、调运苗木上山、栽植、质量监督、后期管护她们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栽植2003年退耕还林造林地时,林场要栽植350.5亩坡地,全场的女职工们自告奋勇,要到现场指导林农进行栽植,她们说干就干,每一个人负责几块小班,主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没有一个女职工请假,全部都上山。

正是有了她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栽植完毕过后,每一块退耕地她们都要亲自到,亲自查看,绝不因路途的难走而半途而废。“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爬起山上,有好多男同志都跟不上,在野外从事营造林工作,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有时因路途遥远,中午只能在山上吃饭,饿了就啃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森林。说起天池垭林场的女职工,全林业系统的人都竖起了大姆指,啧啧的称赞不以,比男人都强。正是有了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现已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759.2亩,荒山造林1562亩,封山育林12800亩,保护天然林28100亩,森林覆盖率现已达91.5%以上,一个山青水秀,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呈现出来了。

精心护林  无怨无悔

天池垭林场从2001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场有管护面积28100亩,分成8个管护责任区,其中有女管护人员4人,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们日出而巡,日落而归,用她们女同志的坚韧与意力守护着这里的一片大森林,每个月要是天气好,最少要巡山15次以上。每一块地、每一块小班,每一个小地名,她们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她们常常要在家庭与工作之间选择,为了自己的工作,她们背负了太多的不理解,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她们无愧于自己所从事的林业事业,感到自己身为一名务林人,很自豪,带给了人们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林场的生态资源。当与她们谈起来时,她们只是谈然一笑,说“为了林场的事业,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廿当护林军。”

    林业是一门要付出双倍艰辛和汗水的艰苦行业。要难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更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天池垭的女职工们,用她们的双手编织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网,实行了森林资源与经济的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