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贡茶之乡竹溪汇湾实施生态名乡战略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7:56 文章编辑:晓华

十堰新闻频道1228讯(明安梅):满目青山叠翠,白墙红瓦人家。近日笔者在竹溪县采访获悉,近年来,有着“贡茶之乡”汇湾乡着力实施“生态名乡”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惊喜的目光。

该乡立足茶叶、板栗、木瓜等特色产业,以柳丰、双竹园等重点特色产业村为主体建设十里经济走廊,突出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带增收,以增收促村庄靓化的绿色生态家园建设思路,科学规划并整合全乡15000亩茶叶、20000亩板栗、7000亩木瓜等产业和新农村村庄建设及整治,把产业建在村庄间,村庄掩映在产业中,使产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为使内生资源进一步产生放大效应,汇湾乡围绕转化特色产业资源,着力产业抓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家园建设,将柳丰至双竹园一线率先打造成“十里生态家园走廊”,努力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优壮大茶叶产业。抓好茶园建设过程环节管理,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加强茶园投入,实行并探索茶园有偿流转机制,培植茶叶种植大户,让生产要素向种植能手集中,实现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使产业效益最大化。建成以梅子垭等9个村为主的茶叶产业带,按照每年新建基地3000亩计划,3-5年内使新建茶园面积达到1万亩,改造荣玉等4个村的老茶园7000亩,茶园套种木瓜等小药材5000亩,使全乡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扶持培育茶叶种植大户。力争培植50亩以上大户30户,30亩以上的大户50户,20亩以上的大户60户,整活资源,让茶园向种植能手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之路。推广茶园养鸡生态农业新模式。采用现代化有机农业技术,借鉴传统土鸡散养,鸡蛋品质好,鸡肉质优的传统养殖经验,创造性在茶树成龄园引进新的生物单元—蛋鸡,实现特色产业和养殖业效益同步增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利用率成倍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多赢效果。并在青龙、梅子垭村建立茶园养鸡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扩大。

该乡围绕产业抓增收,全力打造旅游型生态农家。大力发展茶园观光旅游业,吸引城区游客在茶园采茶,体验制茶,了解制茶工艺;在河边垂钓,在山林打猎;吃农家饭,品梅子贡茶;体验劳动生活,享受生态家园带来的农家田园生活,从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该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山上板栗山腰茶、绿茶园里套木瓜、粮油生产户户抓、综合养殖上千家”的产业格局。同时,打造茶文化,开发梅子垭茶园风光旅游业。加强贡茶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丰富茶文化内涵,完善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茶文化强势宣传,与梅子贡茶业公司综合开发利用茶叶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共同打造“贡茶”品牌。

    该乡发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入的作用,在生态家园建设中,实行五个一要求,即统一设计规划,统一建筑风格,统一红线控制,统一检查验收,统一奖扶兑现,达到路边树、门前花、地中茶、茶中瓜(木瓜)、山上栗、栗中药的建设目标。目前,在柳丰至双竹园一线,该乡按照改造一致的白墙红瓦坡屋顶建筑风格,计划在一两年内完成房屋户型改造200户,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柳丰至双竹园一线成为全乡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