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竹山县五措并举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成效显著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5日6:26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325日讯(袁晓家):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全省唯一的地震烈度七度区和地质灾害极易发区,特殊的地质构造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周密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开展防治宣传,强化监测管理。该县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重点地灾区和主要集镇刷写标语、张贴地灾防治宣传图片、播放地灾防治录像带,运用宣传车在全县范围内巡回宣传,尤其对重点地灾点着重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有关地灾管理文件等。同时,调整充实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办主任分别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行政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抢险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是健全责任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该县按分级管理原则,推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在防灾预案中明确规定,各乡镇长是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以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急感和责任感,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到位。在推行行政首长负责的同时,根据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危险程度的大小,进一步把地质灾害分级管理责任划分到乡镇,逐步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观测监测体系,设立观测监测预警预报责任,坚持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观测监测,并层层签订了地质灾害观测监测责任书,做到组织、措施、人员、责任四落实。同时制订出《汛期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险情巡察调查制度》、《观测监测预警预报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增强防灾的责任感。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四处筹措资金,解决和保证了地质灾害观测监测、巡察调查等交通工具和业务经费。

    三是履行工作职责,强化信息反馈。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观测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该县国土局始终长年坚持对布袋营滑坡体等257个观测点,派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当地的要员始终坚持3——5天观测监测一次,下雨或长时间阴雨实行24小时观测监测。汛期更是坚持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及时掌握灾情,报告险情。为严防突发性灾害的发生,该县始终坚持经常抓、抓经常,认真做好预警预报分析,严防长时间的连阴雨导致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是加强地灾巡查,强化档案管理。在主汛期间,该县对重点地灾点保持每7天进行一次巡查,对地灾点的观测监测人员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防止虚假报告或擅自离岗。在巡查的同时,积极开展应急调查,对新发生的地灾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实地调查,搞清灾害的类型、规模、范围、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并提出防治建议和措施。在应急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应急调查报告上提出的防治建议和措施进行人员疏散和避险,保证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指挥部对所打出的电话、发出的通知、到各点进行的应急调查形成的报告及各地灾点的观测记录等登记造册,并形成档案,以备查用。对在普查中掌握的各乡镇地灾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分清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建立和完善了各乡镇的地灾档案。

    五是编制防灾预案,强化源头管理。该县根据全县地灾分布现状,编制《竹山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竹山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提出防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及主要治理措施,同时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完成新发生的应急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地质灾害的种类、数量及发育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防治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地质灾害年度预案客观分析了汛期地质灾害趋势,对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险区段进行了确定和划分,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防治监测责任,提出监测预防措施和建议。防灾预案的及时制订,使该县各级各部门预防地质灾害做到心中有数,有力地增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地质灾害防治由被动应急式救灾到主动预见性防灾的转变。同时,针对近几年县内水利基本建设、公路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现实,加强了对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地质管理工作,广泛督促有关单位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避免因不当工程和生产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确属难以避免的也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防治。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监管,对其崩塌、冒顶、滑坡等险情及时组织排查抢险。

    通过诸多措施,该县已建立起预防-监测-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链和国家监控-政府管理-群众参与的地质防治工作保护链,普及了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了全民群测群防能力,使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被动应急式转变到主动应急式” ,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县成功预报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达13起,有序转移群众532人次,并完成了布袋营滑坡等5处应急治理工程,顺利度过了8个地质灾害防治平安年。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