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热点聚集:养猪业如何应对市场低潮期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3日12:6 文章编辑:吕正
十畜文   
 
    潮起潮落,生猪养殖又进入了市场低潮期。今年来,生猪市场价格跳水,效益下滑,养殖户全面亏损,养猪业再起波澜。3月中旬,十堰地区毛猪收购均价9.7元/公斤,同比下降21.62%,集市猪肉均价15.75元/公斤,同比下降20.75%,仔猪均价18.75元/公斤,同比下降38.27%,下降幅度之快前所未有。生猪市场价格疲软的同时,饲料价格却大幅上涨,目前玉米市场收购均价1.65元/公斤,同比上涨10.92%,麸皮、米糠、配合饲料等比去年同期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饲料价上涨使每头肉猪成本增加150元左右,养猪效益低下,处于亏损状态,养殖户处于两难境地。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造成这次养猪业波动的原因是:国家、省市政府针对2007、2008两年全国性猪源紧俏,生猪价格高涨的现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改扩建补贴、万头猪场建设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全市建成10个万头猪场, 改扩建标准化养猪场 96个,建设“150”养猪模式户329户,生猪准化规模养殖场(户)的建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生猪饲养量增加,出现供大于求。近期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养猪户降低成本,提前出栏生猪,造成短期上市量增多。
 
    同时,生猪养殖和加工环节脱离也是造成生猪市场波动不断的重要原因。一些猪肉加工企业采用“买全国、卖全国”的方式,既减少了因建立稳定养殖基地的投资,又能在生猪市场价格过高时,减少收购,避免风险;在价格大跌时,获取价格低廉的原料,取得丰厚利润。生猪养殖与加工均没有与市场需求紧密连接,因此,养猪业始终在市场紧俏时一哄而上,市场疲软时一哄而下的怪圈中发展。
 
    养猪业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养猪业再次遇到困难,处于困难中的养猪户又该怎么办?
 
    一是树立逢彼不丢,逢俏不撵的市场观念。当前生猪市场形势严峻,特别是仔猪价格低于育肥猪价格的反常现象表明,生猪补栏量大幅减少,养猪业已经进入低谷期。同时,由于市场形势发展本身具有的惯性作用,加上生猪存栏较多的实际,预计生猪价格在低价位运行还将有一段时间,养殖者对此要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分析养猪生产形势和生产规律,树立逢彼不丢,逢俏不撵的生产观念。
 
    二是坚定信心,看清前景待发展。潮落必有潮涨时,养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居民总体消费仍将呈现稳中看涨态势。冬天一过必是春来之时,在这次下滑之后,养猪业还将迎来一个较好发展期。
 
    三是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应用科学养畜新技术,调整生猪存栏量,优化猪群结构,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加快淘汰老龄、劣质、低产种猪等措施,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风险抵抗力,降低养殖损失。
 
    四是融入生猪大产业,避免单兵作战。广大生猪养殖者,要积极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中去,融入生猪企业建立的“种猪+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体系内,生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品质和品牌基础。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