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读者来信:校园周边网络之害该由谁来负责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日7:10 文章编辑:吕正
编辑同志:
 
    竹山城区的一位朋友因孩子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而大伤脑筋,多次向我诉苦,让人不禁心生疑窦。因为上网成瘾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不惜放弃学业,想尽办法从家里弄钱,尽然发展到老师、父母和亲友的劝说都充耳不闻,最后索性玩起了捉迷藏。家长寻觅无门直叫苦,而孩子却在网吧通宵达旦。学校无奈之余只得劝其转学到乡下……随后笔者跟踪班主任了解到:在乡镇学校全封闭的管理中,这个孩子竟然奇迹般地戒掉了网瘾。
 
     看至此,我想,作为孩子的家长一定会为乡下学校救了孩子而高兴不已。为家长庆幸之余不知读者诸君有何感想。笔者以为孩子迷恋网络这种现象绝非罕见,在当今信息发达社会中,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之时,也日益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公害”,既然存在我们就不能去回避,唯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应对才是上策。
 
    从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绝非偶然。爱上网的孩子大都十分聪明且思维极其活跃,上网对学业的危害他们知道,面对教师的批评也能洗耳恭听,但就是不能改正,当外界对他产生诱惑之时常常会老病重犯,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此时若不及时纠正,势必会荒废学业直至走上邪路。
 
    那些众多的小网迷们大都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优越的家庭环境滋长了他们骄生惯养的恶习,因为孩子少,家长们长期放纵,任其所为,只看到孩子的长处,而不能正视他们的短处,起初觉得孩子上网是接触“高科技”,犯点小错很可爱便不去管他,时间长了积习难改,到了复杂的环境中就一发不可收,最终为迷恋网络,上网成瘾埋下隐患。
 
    上网实名制管理难以推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成为一纸空言也是青少年学生饱受网络之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县网络几乎遍及大街小巷。但是几乎没有一家推行凭身份份证进入网吧娱乐的做法,相反在网吧里我们经常看到的则是一张张年轻幼稚的面孔,他们中有许多都是未成年学生,人人都知道其中之危害,但网吧老板们为了利益只能熟视无睹,任其逍遥了。不知文化管理部门是否要求过网吧经营者不准接纳未成年人,是否推行过硬性措施进行营业监督,这值得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思考,更值得文化监督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的管理存在漏洞,也是造成学生迷恋上网的另一个原因。为什么要把问题学生送到乡下读书,为什么同一个孩子换个环境反而戒掉了网瘾,这值得教育管理者和老师们的深思。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乡镇学校大多数推行的是寄宿制封闭管理,寄宿学生进出入校门都要经过班主任批准持假条才能放行,根本没有进网吧的机会,这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个好办法;而在城区学校推行的却是半封闭半开放的管理模式,走读生占大多数,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管机制,管理存在漏洞,给学生上网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也推行全封闭管理,必将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不因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大事,究竟谁该负主要责任,笔者以为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共同努力,分别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上下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让小网民们戒掉网瘾,专心致学,让普天下父母为之欣慰。
 
                                                                                      竹山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朱春耕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