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丹江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荣获全省一等奖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4月6日7:17 文章编辑:吕正
    近日,省委组织部对2009年度全省人才工作重点创新项目进行表彰,丹江口市“民营工业企业人才引进工程”项目从全省各地申报的11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在获得表彰的一等奖11个项目中,仅有3个县(市)获此殊荣。
 
 
    2009年,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丹江口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丹江口市工业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暂行办法(试行)》,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在全市营造了惜才爱才、招才引才的良好氛围。《办法》提出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实施政府专项津补贴机制,根据引进人才的层次、来丹工作时间,每年给予最高6万元补贴,并发放一定安家费用,同时在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均有相应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贴心服务,诚心引才,营造了浓厚的人才工作氛围。
 
    “企业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启动后,通过积极宣传,吸引带动了多名高层次人才来丹江口市创新创业。2009年全市共引进企业紧缺人才20余名, “以单引群”的发展趋势已露雏形,人才集聚效应越发明显。此外依托项目引才,不断尝试“项目+事业平台”的人才引进模式。近年来,先后成功引进农夫山泉果汁加工、五万吨电解铝、雨润集团肉鸡加工等项目,同步引进中层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5名、专业技术人才220名。六里坪、浪河等四大工业园区共引进各类人才980余人。为了顺应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态势,鼓励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合作,该市坚持企业求才与学校荐才对接,企校共建共享人才。为了引进高校智力资源,缓解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全市共有35家企业与武汉及十堰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开展了人才、科技共建工作,共建重点项目40余个,使用高校专业人才126名,引进大学毕业生180人。2009年,通过“城乡互联  结对帮扶”,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智力资源,积极与武汉、十堰地区大中专院校进行人才对接,先后引进11位专家对丹江口市水产养殖、畜牧业等领域遇到的前沿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带动的经济效应将为该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此项人才创新项目充分体现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统筹协调,工作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形成一个既有统一部署又能分头运作抓引进工作的领导体制,使分散管理变为协同管理,引进人才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初步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运行良好的良好发展格局。二是柔性措施,运行操作更加灵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项目引进、企校共建等引进措施,使引进人才工作措施操作灵活、简便易行,符合企业实际和引进人才需要,操作性强,高效,促进引进人才工作的规范化运行。三是政策鲜明,引进效应更加明显。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政府专项津贴、住户补贴、户口迁移、子女落户等方面的政策,为顺利引进紧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