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车城大讲坛举办《诗经》·尹吉甫与房县专题节目
尹氏后人著名的中国灵璧尹氏钟馗画艺术馆尹友杰、尹晓艳、尹婷婷画的尹吉甫像
十堰市郧县藉国家一级画家易国光画的尹吉甫采风诗经图
十堰著名诗人周贤鹏激情赋诗赞颂诗祖尹吉甫
尹吉甫故乡的民间歌王邓发顶演唱与《关雎》相关的古老民歌
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十堰新闻频道13日讯(特约记者张炳华、王婷)报道:今日上午,记者采访十堰市电视台《车城大讲坛栏目》编导舒永涛获悉,日前十堰电视台《车城大讲坛》栏目邀请十堰市民俗学会和十堰秦巴武当书画院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就《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尹吉甫是不是《诗经》的编撰者?《诗经》中尹吉甫作的有哪些诗篇?尹吉甫是不是房县人?房县如何弘扬《诗经》尹吉甫文化等为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专家学者们用大量的考察材料充分证明尹吉甫就是《诗经》的编撰者、尹吉甫籍里就在湖北十堰市房县。此节目将于5月15日19时48分在综合频道《车城大讲坛》首播。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湖北省文艺学家协会理事、十堰市委政研室正县级政策研究员、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在节目中首先介绍了《诗经》巨著的重要意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四书五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的元典。《诗经》共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由风、雅、颂三个部分组成。《诗经》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一部集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为一体的文化经典。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在其编著的《中国通史》中说:“诗300篇是周朝各国贵族们学习政治的必修科目,不懂得诗就无法参加朝聘、盟会那种大亊”。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古代作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弟子的必读经典。《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诗经是世界最古老的诗篇,其写作年代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前后约500至600年,比通常被视为世界最古老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其创作年代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要早几百年。在诗的篇目上《荷马史诗》,也不能与《诗经》相提并论。在国际上有美、英、法、俄、德等30多个国家有中国诗经文化研究学会。
在《车城大讲坛》演播室,电视台记者采访了袁正洪自1982年以来矢志不渝挖掘、整理、研究《诗经》与尹吉甫文化的情况。记者并提问:“尹吉甫是不是《诗经》的编撰者?《诗经》中尹吉甫作的有哪些诗篇?”袁正洪介绍说:一些史书记载古代周朝有采诗的制度,太师-项职责就就是负责编辑诗。据《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班固《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据《春秋公羊传解诂》载,朝廷供给衣食,派年老无子者到民间采集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据《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核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韦昭注:“太师,乐官之长,掌教诗乐。”《周礼·春官》有太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国语·鲁语下》有昔正考父核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可见太师是乐官之长,“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诗经》的汇编是周朝政治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诗经》具有政治、道德、伦理、哲学及审美、文化教育和在各种场合里应用等多种意义的一部典范著作。
尹吉甫是《诗经》中已知姓名少有的作者,是《诗经》的釆风者、编撰者,亦是被歌颂者。《诗经》中有《崧高》、《烝民》、《六月》、《韩奕》、《江汉》、《都人士》篇是尹吉甫所作。被赞颂为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作颂,穆如淸风”。
记者提问:“尹吉甫究竟是哪里人?”老家住在尹吉甫籍里房县万峪乡老人坪村年过六旬的陈伯钧在《车城大讲坛》演播厅介绍说,他是从小听着尹吉甫的故事长大的,在他出生的地方就有尹吉甫墓、祠堂、家庙等文物遗迹。多年来,他先后收集了20多个关于尹吉甫的民间传说故事。
袁正洪介绍说:“尹吉甫籍里是房县,由八个方面可认说明” 在中国有湖北房陵(房县)、山西平遥、河北南皮县、四川阳江(泸州)等说法。近几年来,袁正洪先后多次到房县, 2006年7月专程到四川泸州,2008年8月专程到河北沧州南皮县、山西平遥县实地考察,从书海寻找查阅有关史志及相关书籍,先后收集相关资料百余万字、拍摄照片万余张及录音、录像资料,通过研究和反复论证表明: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兮伯吉父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县,传说于四川泸州、其籍里湖北房县,尹吉甫食邑房,卒葬于房县。
几年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市县领导、省市文化部门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关怀重视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和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彦文、十堰市民俗学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多次深入房县考察,从大量翔实的资料中充分证明尹吉甫就是房县人。据明代《郧陽府志》记载:“尹吉甫,房陵人,食采于房,卒葬房之青峰山。”据清代《房县志》记载:“披览《郡志》,知房为尹公故里”、“宝堂寺,城东百一十里,在青峰东北。因石岩凿成,尹吉甫像倒坐于石庭。有碑志”。据明《广舆记》载:“所谓吉甫为房陵人,是也。及闻城东有祠墓”,据1936年四川泸州重修再版的《泸县志•卷第七•艺文志》载:“郧阳志载吉甫为房陵人,卒葬房之青峰山”。现在,在房县还有尹吉甫祀庙、尹吉甫祠、墓等文物遗迹,尹吉甫家庙古代石窟建筑尚存,并有明代县承李南金、知县胡壁复修时立碑记载,相传为防止盗墓、以假乱真,房县有尹吉甫墓有12座,现收集到地点的尹吉甫墓有9处。《诗经》中的相关民歌仍在千里房县传唱。80岁的老农刘大兵、60多岁的民间歌师邓发顶等会唱《诗经》中《关雎》民歌。房县白窝乡黄堰村61岁的民歌师刘昌言说,不伦在唱蒿草锣鼓或唱待尸歌时有时也把《关睢》民歌的前四句作为开场白或唱或说出来,以此雅兴。《诗经·召南·野有死麇》写丛林里一个猎人,以“古人婚礼纳征,用鹿皮为贽”,将猎获的野兽馈赠女方,女方接受了,便也允诺了爱情。房县文化馆员杨才德在房县民歌搜集中,发现上龛乡传唱有一首古时打猎赶仗的民歌《打一个呱呱鸡》,以猎物馈赠表达婚姻之俗。在房县民间有的地方还有用《诗经 ·蓼莪》作祭文的习俗;房县历代不少官员文人赋诗赞颂周太师尹吉甫;不仅尹吉甫的许多故事在房县传为佳话而且尹吉甫在其尹姓家族中也传为佳话。据统计,房县现有尹姓后代201户,753人。加外迁到邻近房县的丹江口市官山镇、盐池河乡、十堰市茅塔乡的尹姓,总计326户1226人。许多尹姓家庭能讲述一些老祖宗尹吉甫的传说,引以为荣。现年78岁的尹维鹏一口气能背出尹吉甫下传的56代(部分)家谱。近来专家学者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尹吉甫家庙石窟建筑已被列为省、市、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尹吉甫传说》经专家评审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4月24日,在房县青峰镇出土的清代乾隆三年纪年《诗经•烝民》作者尹吉甫的大石碑更加充分有力的证明了尹吉甫就是房县人。
大讲坛上,原房县政协副主席、现十堰秦巴武当书画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王政文介绍,房县县委、县政府对诗经尹吉甫文化十分重视,县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请有关专家学者给领导上诗经尹吉甫文化课。在县里开展了诗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家大院活动,启动了诗经文化园项目,着力将尹吉甫籍里为主的房陵文化打造成为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灿烂明珠。他说:“《诗经》尹吉甫文化博大精深,是房县乃至十堰的一个文化品牌,对《诗经》尹吉甫文化的挖掘、研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大讲坛上还展示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传人、尹氏后人著名的中国灵璧尹氏钟馗画艺术馆尹友杰、尹晓艳、尹婷婷得知十堰市民俗学会正在编辑《诗经与尹吉甫》有关书籍,怀着对尹吉甫无比崇敬心情精心作的一幅古色古香的尹吉甫工笔画,特地从安徽灵璧将画寄来。十堰市郧县藉国家一级画家易国光,通过对到实地考察、采风,画的一幅的尹吉甫采集《诗经》图栩栩如生,宁人赞口不绝。
这期大讲坛节目制作的生动活泼,有新意。诗人周贤鹏、江中浩现场激情赋诗高度赞颂诗祖尹吉甫。来自尹吉甫故乡的民间歌王邓发顶不仅收集了与《诗经》相关的20多首民歌,还用古老民歌的姐儿腔调现场演唱了与《关雎》相关的“姐儿羞得低下头” 民歌,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