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房县实施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工程助推科学发展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5月14日6:44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5月14日讯(马金安):按照“五个基本、七大体系”的要求,今年以来,房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基层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化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拓展区域,推进党组织“全面覆盖”。今年以来,房县着眼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村居党组织设置方式,完善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目前,全县新改设“地域型”、“产业型”、“服务型”农村党支部60多个,为330多个“两新”组织组建了党组织,全县“支部+协会(合作社)”覆盖了60%以上的村。在此基础上,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活动场所“五个中心”建设的通知》,明确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成为政务中心、学习中心、培训中心、文娱中心、惠民中心,进一步完善考评指标和考评规则,不断深化“五好”创建活动,目前,全县“五好”乡镇达到75%以上,“五好”村(社区)达到85%以上。
 
    二是健全制度,做强基本保障机制。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房县完善制定了《乡镇(场)党委和县直单位党委(党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建工作红黄牌制度》等12项制度,初步建立了“党建责任考评体系”。同时,该县还围绕提升素质、促农增收、提高效能、增添活力、增强战斗力、提高公信力,全面实施“强基惠民”工程,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县委规定,基层党委(党组)书记定期就基层党建工作向县委述职,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机关党委(党组)书记隔年交替述职,试行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诫勉及末尾淘汰、红黄牌制度、定期分析、重大事故责任追究等办法,不断强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整个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年终,县委按照测评结果和考核结果对乡镇党委书记的履职情况进行排名次,对不认真履职的将区别情况,视其情节,分别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和调离岗位或降职使用。去年,该县将2名考核基本称职的乡镇党委书记调任到一般岗位。
 
    三是拓宽渠道,从源头激发活力。房县拓宽选人育人渠道,多渠道、多途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该县建立起了“优秀村民库”和“入党积极分子库”。截止目前,一共有4232名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进入了“优秀村民库”,369名优秀村民进入了“入党积极分子库”,193人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102名农村优秀青年光荣加入党组织。同时,示范带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五好”标准,对全县288个村党组织逐一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了50个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潜力明显、规范化建设好、有5名以上农村党员示范户的村作为示范村党组织进行创建。按照有产业优势、有较强发展潜力、有项目支撑、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要求,确定了建设红塔虾稻连作、野人谷镇优质烤烟、土城百万袋食用菌等28个示范产业基地。采取“示范基地与科技联姻、与能人联手、与农户联合、与市场接轨”的方式,组织开展了“示范基地带农户、党员示范户带群众、一品带多品、典型带一般”活动,对全县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惠农资金、项目、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实行捆绑使用,集中向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倾斜,全县培养农村党员示范户1600户,完成烟叶种植面积5万亩、生态型高山蔬菜基地5万亩、虾稻连作基地10万亩、中药材基地8万亩、优质林果板块基地20万亩,为今年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增幅在25%以上,近年来首次逼近工业经济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