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观察与思考: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5月19日6:59 文章编辑:吕正
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记者  吴文瑜
 
就业是头等大事
 
    就业率高低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头等大事。3月2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召开大型春季人才招聘会,62家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涉及汽车、贸易、物流、酒店管理、网络传媒、通信、培训学校、保险等行业。
 
    汽院科技学院学工部长李崇祥介绍,一到大四,学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如今,学生就业的渠道很多,网上求职、社会中介机构推荐、实习单位留用、亲戚朋友等人脉关系引见,校内供需见面会以及省内外大型人才招聘会。就在不久前,就有不少毕业生到武汉洪商广场参加全省人才招聘会。每年冬季11月、春季3月学院都要举行两场大型招聘会,自去年9月份以来,各类大中小招聘会已举办了50余场,今春开学来,这已是第三场。目前,已有50%的毕业生落实了工作单位或签订了就业意向。选择在3月底举行大型招聘会,一是企业新年用人基本在这一时间段确定;二是考研成绩已揭晓,为部分考研没通过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到6月底,还要不断举行小型专场招聘会,搭建平台,促进双选。
 
对外开放   一条龙服务
 
    与社会上其他招聘会不同的是,这场校园招聘会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为每家用人单位提供2×2平方米的洽谈展位。需要面试的,还可另行提供场地。学院不仅邀请本地企业,还向外省市发函,除了提前预约单位外,当天上午还有新单位不断追加进来。汽院学工部副部长李正强说:“每年的招聘会,我们都以开放的胸怀,欢迎用人单位和其他兄弟院校。”招聘信息除了在学院就业信息网上发布,还上报了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在报刊上统一宣传。邀请了郧阳师专、十堰职院等其他院校负责学习就业的同志参加,不同高校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提高双选的有效性。进入职场的其他院样毕业生也大有人在,记者在现场就遇到了一名合肥工业大学孝感籍的毕业生,言谈中流露出自信的神色,希望通过此次招聘会在十堰找到满意的工作。
 
情有独钟  慕名而来
 
    “当今用人单位选才面向全国各地,尤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各地区、各高校的人才结构,办学特色都不陌生。”汽院科技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李秀刚老师说,“过去,山西大运以生产摩托车闻名全国,如今,又推进汽车领域,去年,录用了我院6名毕业生,反响良好,这次又慕名而来。记者在现场看到,除十堰本土企业外,还有6家分别来自山西、浙江、广东、四川、山东等省的企业,不乏有知名企业如北汽福田、山西大运等。他们有备而来,载誉而归。宁波华德经过面试,下午当即就向一名毕业生下发了录用通知。
 
     湖北天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招聘岗位是文秘、法律、管理等文科类人才,但对工科类汽院“情有独钟”。3月初,已选聘了6名,这次再次来该院搜索“千里马”。此外,神河集团、世纪中
远都是二度纳贤。
 
乱花渐欲迷人眼
 
 
      据调查,现场60余家企业,大多都收到了20份以上的求职材料,而大多数求职者至少向5家以上单位抛出了“绣球”。同一家用人单位常常在不同场合招聘,而毕业生也不时参加各类招聘会,经过海投、面试、初选、精选,成功率在8%左右。
 
      进场的千余名学生,除了毕业生求职外,还有非毕业班学生,他们说虽然尚没毕业,同样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人才竞争的硝烟已向他们袭来,职场竞争的号角已在耳边吹响,提前进入角色,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自我加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特长,学习师兄师姐的应聘技巧,有益无害。
 
 “我们也很遗憾”
 
      在3月初的一次招聘会上,有一家用人单位共有30余名毕业生报名应聘,可是经过双向选择后,竟无一人留下来。他们说,到实地考察后均认为单位太小,环境差、待遇低,没有发展前途。
 
      类似的事例不在少数,以致于郧县某公司总经理说:“我们县域企业,又处于郊区,花大力气招聘来的大学生都留不住,他们把这里当作跳板,培养两年,翅膀一硬都飞了.现在招聘对大学生几乎失去信心,侧重招中专生、技校生.”
 
     汽院科技学院长期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副院长赵百代深有同感。“学生都有一种攀比心理,找到了工作单位,相互一比较,发现自己待遇,顿觉很失落,马上就要跳槽。好不容易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可是不愿去,有些甚至宁愿在家让父母养着,也不愿先找立足点,我们也很遗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