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研讨会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主任沈远耀(右三)主持会议
武汉大学考古系副主任、教授余西云介绍调查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玉德介绍调查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院研究员吴家安讲话
国家长城保护工程项目管理组副组长杨招君讲话
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研讨会发言
雄伟壮观的十堰市牛头山的古城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5月23日讯(袁正洪 、张炳华、 王 婷、李胜男、):22日上午,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小组领导办公室在十堰市召开了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研讨会,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大学、河南省考古所、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考古所、十堰市文物局、十堰市民俗学会、十堰市博物馆的专家,于20日至21日在现场考察了竹山县大庙乡铁炉沟、竹溪县关垭长城遗址。22日上午,听取了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基本情况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组织实施步骤、调查范围、信息采集与登录方法符合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相关标准规范,从已调查成果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在东周时期,鄂西北区域确实存在利用天然山势形成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此次在鄂西北调查的大量墙体、关卡、敌台、烽火台、山寨等防御工事遗存,是多个历史阶段形成、演化发展的长城,为以后保护、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7年4月,国家文物局决定启动长城保护工程。2008年,湖北省被列为长城资源调查范围。2009年4月1日,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截止今年4月,已经进行了三个阶段的田野考古调查,先后调查了鄂西北十堰市所辖的竹溪、竹山、房县、郧西、郧县、张湾区、丹江口市等县、区、市及荆州,南漳等地。此次调查,认真扎实,按照长城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对湖北境内目前有线索可循的长城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测量、照相、录像、记录,获得了比较系统的信息和比较全面的资料。据初步统计,共调查关7处、墙12处、瓮城1处、营房4处、烽火台2处、敌台8处及相关建筑(主要是山寨)多处,其中以竹山、竹溪、张湾区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內古塞)古长城遗址保存最为完整,且具有相当规模。担负调查工作的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有关专家教授,从调查的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初步认为:古代秦楚两国之间,确实有一条清晰地防御体系,它是利用天然山势,形成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长城。此次调查的鄂陕边界长城即以此为基础发展演化而来。从调查实物证明,鄂陕之间体量及分布特征的长城,由断断续续的石墙或土墙、众多的山寨、天然的山体构成。分布在鄂西北竹溪、竹山、郧西、郧县、丹江口与陕西平利、旬阳、白河县、河南省的淅川等地交界之间,绵延数百公里,地处东周时期“朝秦暮楚”之地。同时,今鄂西北的长城与河南境内的长城是相连接的。鄂陕边界长城在选址方面,充分利用地势,凭依自然山险,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有相当多的山险墙,土墙均为就近取材,以土、石为主。各处墙体的风格大致相同,有的石墙包裹着土墙可能是原生态的城墙。特别是原始的石墙,大多采取毛石垒砌而成,石料质地、形状大小不一,垒砌方式随材就势,不尽相同,与内蒙古等地现存已确认的秦长城非常相似。在遗存时代本质属性上,鄂陕边界长城墙体石块风化严重,如十堰牛头山的城垣:石块呈灰白色,有的石块可以见到马蜂状,甚至可能用指甲抠出粉子。同时,因为该长城修建时间久远,所以长城石墙边的败叶残渣很多,月积日累形成新土层,深十多公分以上。总之,由于鄂西北这段长城的空间广阔、时间久远,长城本身的物质结构呈现多样性,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与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建议下一步选择合适地点进行考古发掘,进一步了解湖北长城资源的文化内涵,为以后保护、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指出湖北长城资源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建议长城所在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