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11日讯 十堰日报报道(记者叶章胜吴社全): 昨日,十堰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我市 “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十堰市委书记、中心组组长陈天会在主持学习会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结合十堰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突出发展重点,精心编制好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十堰未来又好又快发展。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霁,市政协主席王铁军,市委常委涂明安、糜克洪、冀群风、陈家义、何万勤、张维国、张坤、彭承志,副市长高勤、师永学、刘学勤、贺盛有参加学习讨论。
涂明安就我市 “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张维国就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分别作中心发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有关工作。
陈天会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有新的高度。“十一五”以来的5年,是我市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5年,我们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这5年,“四大瓶颈制约”找到了一条缓解、打破的路子,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这5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堰的发展后劲与活力明显增强,已进入一个新的厚积薄发阶段。而且,十堰四省毗邻的独特区位、丰富的资源、优越的生态、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叠加的国家优惠政策、日益改善的交通网络,加之南水北调重大工程的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战略的加速实施,东风公司产业规模和布局的重大调整等,都为十堰“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毫无疑问,“十二五”是十堰重要的机遇期、加快发展期、投资高峰期,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克难攻坚期。我们务必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精心谋划好“十二五”发展规划。
陈天会要求编制规划要把握好九个关键问题: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来制定和实施,以“三张名片”、“三区一中心”、“三个一百”为抓手,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一统三分”、“一主四大”、“六个一体化”和竹山、竹溪百公里城镇带建设为抓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为抓手,使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以“三区三线”、山水一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链条延伸、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等为抓手,把十堰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坚持不懈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增长力、增长点和强劲的发展后劲;充分体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十堰与东风公司规划的良性互动和双纳入;把规划编制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十二五”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要良性互动和双纳入。
陈天会强调,规划的编制要突出发展重点。第一,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三张名片”为依托,按照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汽车产销100万辆要求定位中心城市,突出特色、集聚优势,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第二,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建设两竹百公里城镇带、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第三,实现旅游超常规发展。山水一体化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武当山太极湖新区基本建成,旅游业要实现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三个翻一番”,“三区三线”要协调发展,旅游经济指标占全省份额有明显提高。第四,便利快捷的大交通网络基本形成。“1234”交通项目建成,2小时市域交通圈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第五,民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和改善。城镇居民收入有明显提高,就业有明显改善,社保有明显加强,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
陈天会还对移民工作、“创卫”工作和今年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工作提出要求。市人大党员副主任、市政协党员副主席,市政府副厅级调研员,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学习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