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郧县巧做“进、退、增、减”环保文章 保持良好生态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6月12日9:16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12日讯(环保局):“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越来越好了,来我们村里生态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了。”5月10日,“湖北生态旅游名村”——郧县茶店镇樱桃沟村“金谷园农家乐”主人周平喜滋滋地说。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如何呵护一江清水北上?近年来,郧县牢固树立“环境立县” 的发展战略,坚持“绿山、清水、富民、兴县”的方针,走低碳环保的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保护好一江清水,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县委书记柳长毅说。自2003年起,郧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认真的做好“进、退、增、减”环保文章。“进”,就是有针对性地引进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退”,就是在产业培育上有序退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增”,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增加环境绿色;“减”,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为此,郧县不因迫切发展而降低招商引资“绿色门槛”,而是严把环保入口关,做到“四个不上”: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上;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项目不上;对不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项目的项目不上;对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不上。据统计,六年来,郧县忍痛割爱,婉拒20多家企业、20多个项目、近10亿元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果敢地关停了支撑经济“半壁江山“的郧阳卷烟厂、年产2万吨优质纸的出口创汇龙头企业郧阳造纸厂、郧阳水泥厂、黄姜加工等20多家环保未达标的企业和60多家非法矿产采选企业,对汉江沿岸500米范围内的8家涉水企业和10个市政排污口进行了专项执法整治等。
    与此同时,该县投资8400多万元在全省县(市)中首批建成了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资2980万元在全省县(市)首批建成了日处理22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进一步加大对汉江水质的保护力度,该县制定出台了严禁在一江两岸1.5公里范围内新建任何工业项目等禁止措施,并对汉江沿线建房、水上餐饮、网箱养鱼、河道采砂等进行清理整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树立了一批像天神、金龙水泥,龙岗铸造清洁生产、无害排放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典型。县环保部门还争取省、市、县各方专项资金的支持,配置完善了现代化的环境监察监测设备,有效地改变了环境监察、监测基础能力薄弱的局面,为打造碧水蓝天的“坝上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既要GDP增长,更要COD削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保住碧水青山是最大的政绩。”郧县县长胡玖明说。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源,并组织实施水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等一系列生态重点项目工程。大打低碳环保牌,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汉江防护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工程。同时,突出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主题,实施“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柑橘、木瓜等无公害农业和特色产业,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
    郧县环保局局长郝清龙介绍说,郧县通过实施低碳环保,去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标准煤)下降3.9%,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量同比削减5.5%。目前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以上,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比率占97%以上,境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全县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郧县先后被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十五环保目标考核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