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1日讯(邢德广 王耀堂 樊磊 周斌):十堰市民政局结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纪检监察“改革创新年”活动,确定了以“坚持‘三议两审一票决’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打造阳光工程”为课题的改革创新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
针对近几年将开展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四万余平方米的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局党委通过加大调研力度,细致论证分析,成立了三大中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监督领导小组,即“3+1”领导小组,形成了以“三议两审一票决”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对市属福利机构招投标、方案设计、工程造价、资金调度等重大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依规、按程序科学决策,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建设体系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确保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群众满意。
坚持教育先行,筑牢思想防线。结合《廉政准则》,加强党纪条规教育;通过观看正反两方面专题教育片加强岗位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建主要负责同志公开作出廉政承诺,并印制成册,随身携带,天天见面,日日自省;以廉政文化“八进”活动为契机,推动廉政文化进工程,开展“建民心工程、留清廉之名”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与参建各方畅谈廉政话题,签订廉洁协议。
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制度体系。把廉洁工程建设责任制落实到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各项规章制度。对内层层签订廉洁工程建设责任状,责任到岗,落实到人,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双双签订廉政合同,构建了双向监督的内生机制。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人质量档案,严格、动态、历史地跟踪廉洁自律情况。将项目建设纳入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不断提升腐败信息收集、腐败风险化解、腐败源头防控能力。
坚持集体议定,致力源头防范。围绕权、钱、人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3+1小组和三议两审一票决”的基建工作机制,坚持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合理规范和限制自由裁量权,着力构建强根固本、清源洁流的监管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
加强全程监督,推进阳光操作。积极邀请市有关部门会同“3+1”领导小组,对民政福利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征地拆迁及地面附着物补偿、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设计变更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督。公开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让工程项目建设在阳光下进行。通过各项监督措施的有效落实,不断完善“责任明确、全面覆盖、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全方位监督工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