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大太和 大人才 大辐射——“中西部崛起太和医都”系列报道之一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6月19日8:50 文章编辑:吕正
 
大太和 大人才 大辐射
——“中西部崛起太和医都”系列报道之一
 
省卫生厅一项调查:揭开湖北47家三级医院发展面纱
太和医院综合排名全省第三;仅次于国内知名的同济、协和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19日讯(梁时荣):全省医院运行质量和发展格局到底如何?哪些医院还存在发展瓶颈?作为省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也想知道各个医院的“斤斤两两”。日前,它通过五项指标对2004—2009年以来全省47家三级医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数据分析,以取前十名的排列方法,在全省进行了公布。
    这项调查表明,全省47家三级医院综合排名前十位是: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太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襄樊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等。
    省卫生厅依据的五项指标分别是: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业务收入。依据的评价标准是卫生部医院评价指南。
    在这次调查和分析中,省厅领导惊奇地发现,全省卫生发展运行状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处在地市州的太和医院正紧追武汉部属医院,并综合排名位于全省第三位,仅次于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同济、协和医院。而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武汉,一批三甲医院却尾随太和之后。更令人不解的是,早在2004年,太和医院的整体规模已经进入湖北三强。
    众所周知,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在我省向来令众多医院望尘莫及,在国内具有很高声誉,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五、第六位。太和医院作为湖北地市州一家三甲医院缘何能跻身国内特大医院行列?
    有一个数据很有说服力。2004年~2009年,全省专家门诊量的排名是: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太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湖北省中医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等。据统计,太和医院高级专家达到400余名,高学历人才近500人,早在十年前就启动的高端人才规划、太和科技人才库、太和人才航空港等重大人才发展举措,已经把太和医院打造成了荆楚人才高地。
    太和医院院长罗杰说,专家团队是衡量一个医院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没有强大的专家阵容,就不可能有磁场般的市场吸纳力和对周边的核心辐射力。
    强大的周边辐射能力是太和医院崛起在强手之林的重要因素。一个位于秦巴山区的医院,人口不及河南南阳市的三分之一,而住院病人、年手术量却近乎它的一倍;一个离陕西安康市并不算近的医院,这个市却把省外医保定点放在太和医院。不仅如此,陕西竞有6个县的农合病人到太和看病。200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陕西人到太和看病达到6万人次。而早在2005年,陕西省卫生厅厅长便带领全省三级医院院长和卫生局长不远数千里来到太和取经。令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医院已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竟然比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规模还要大。
    2004~2009年,太和医院出院病人位居全省第三,处在第一的是武汉协和,第二是同济,位于太和之后的是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太和医院出院病人比全省第十名整整高出了2万多人次,相当于一个一般三甲医院的年出院量。
    在省厅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太和医院年手术量达到2.2万台,而全省其他地市州大医院没有一家突破1.5万台。“每小时有30人办理住院手续,每天要开展70多台手术,这是一组不可思议的数据。”这是一位省厅领导到医院视察后算的一笔账。这个数据在一般医院根本无法实现,但在太和医院却远远不止这些。因为从太和医院病床使用率居全省第一、高达134%的比例来看,有很多病人没能看上病或没住上病床,在市区内实现了有序分流。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太和速度”到新世纪之初的“太和现象”,如今它正在演绎令人追问的“太和轨迹”。2010年5月15日,这个秦巴山区最大的医疗机构实现了整体功能升级,一栋智能化构造、拥有1048张病床的新济康大楼正式投入运营,搬迁首日便迎来千余患者入住。自此,这个崛起在中西部的医都正实现划时代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