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建立机制 丰富形式 丹江口市城乡互联共建助发展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6月30日7:54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30日讯( 谢志勇 陈迪燚):4月13日,湖北省铁路公司杨经理一行深入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实地调研结对帮扶工作,共商脱贫致富大计。5月16日,东风公司为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建成“东风希望小学”,公司领导亲临揭牌。6月18日,丹江口市科协领导班子一行来到该市浪河镇土门沟村了解帮扶对象村组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张特殊的“帮扶行动路线图”,也是一张充满情谊的民生项目清单,他们共同描绘出一幅鲜活的省市县三级携手共同推动丹江口农村发展的画面,也展现出丹江口市在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做法。
 
  建立机制。该市194个共建村与省、十堰市和本市194个三级共建单位通过联系服务、规划衔接、定期沟通、信息报送等措施建立对口帮扶联络对接绿色通道,形成结对共识。按照“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兴办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的“五个一”目标,建立“党群部门联‘软’村、经济部门联‘穷’村、对口部门联‘特’村”等分类指导帮扶机制,确保“专业对村、部门对口”,实现科学结对子,帮扶全覆盖。
 
  夯实内容。该市按照 “一二三四五”的思路夯实帮扶内容。帮扶单位深入结对村调查了解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群众满意度,适时向乡镇党委建议,配强“一个班子”;督促落实村“一会两票”和党组织“三会一课”等“两套制度”;协助村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双联双助”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等“三项活动”;帮助村“两委”规范管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流动党员伍、后备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四支队伍”;拓展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务、村务、事物、商务、医务”等“五大功能”。
 
  丰富形式。该市按照“定规划、定目标、定项目、定措施”的要求,由短期物质、资金帮扶向长期人才、信息、技术、政策帮扶转变,分别制定帮扶规划,列出民生帮扶清单,引导镇村将对上争取“看眼前”转变为自身造血“望长远”。华中科技大学等13家省直单位先后帮助该市编制完善六里坪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规划、经济开发区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白杨坪林区旅游规划等16项规划,启动了均县镇烟叶产业发展、习家店镇铧厂洼果园场柑桔品改等34个长远发展项目。
 
  落实责任。该市制定结对帮扶进度表,实行“季度推进、半年通报、年终考评”,将参与活动的所有结对单位名称、承诺事项、落实措施和完成时限等内容统一制作成牌匾,树立在结对村村口等显要位置,实行亮牌作业,接受群众监督。市委组织部、市脱贫奔小康办公室和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成专班定期对本地各单位结对共建工作进行跟踪和督导,实行年终逐村考核,作为年度量质化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30个省直机关、科研院所以及省属大中型企业和十堰市13个“双联双助、结对共建”工作组及该市151个市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共扶持资金2亿多元,为该市农村提供产业发展、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0余个,提供项目争取、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和耕作机械等软硬件配套服务420余台套,解决民生困难1620余件,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