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29日讯( 石濡华 喻斌 林红): “先向危房户下撤离通知,再与户主签订撤离合同,接着镇村干部包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最后结对帮扶临时安置到位。”7月27日下午6时,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文书王文成在向该县防汛指挥较贵汇报抗灾抢险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倒房户5户20人,重度危房户25户103人按借住、合住 、租住等办法全部得到临时安置。目前,受阻的45米通村公路已顺利抢通,水、电都已恢复正常,安置40多户灾民集中建房的位于马巢的两个场坪可在一星期内完成‘三通一平’。”
据统计,该县按照“有临时过渡住房、有饭吃、有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的“四有”要求,2000名地质滑坡区群众都已得到妥善的临时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7月份以来,连续数场大到暴雨致使竹山县城关、潘口、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得胜、大庙、上庸等10个乡镇的50多个村160多个地灾点出现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达64处,新增滑坡总面积达153.9万平方米,蠕动土石方450.8万立方米,共造成753户3389人居住的2145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271户857人居住的473间房屋已成重危房,235户1058人居住的363间房屋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万元。
灾情发生后,该县把抗灾救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乡镇不等不靠,一手抓生产自救,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增加收入,力求使灾害损失减到最低;一手抓地质滑坡区群众的妥善安置:积极配合国土等部门对各地灾点搞好监测,督促重灾危房户按下达搬迁限期通知书要求实施搬迁避让,发动村民互救自救,组织劳力对受灾严重、房屋后淤积的土石方进行清除。财政、民政等部门迅速为倒房户、危房户灾民筹措救灾钱物,按“集中迁建的每户补助8000元、分散单独选址的每户补助5000元”的标准,紧急筹措建房补助款。国土、建设、规划等多个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特事特办和行政服务“零收费”的要求,为灾民落实好宅基地,搞好水、电、路“三通”等帮扶,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抗灾救灾。社会各界正形成抗灾救灾合力:7月27日,在该县召开的向灾区“献爱心”动员会上,县慈善会向全县发出赈灾倡议书,当天由县领导、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一把手”、离退休干部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代表等参加的捐献活动中,接到首批善款已达7.22万元,为全县抗灾自救带了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