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大汛压境 丹江口市从容应对
——访丹江口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郑文君
程 勇
7月17日—25日,汉江流域上游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陕西安康降水总量467.4毫米,导致上游来水量大,是丹江口水库建成以来同期最高水位。26日8时,丹江口水库水位升至154.75米,超汛限水位5.75米,不得不开闸泄洪,作为丹江口市防汛指挥部,是如何应对的?针对部分乡镇的受灾情况,该市是怎样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的?28日,笔者采访了该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水务局局长郑文君。
郑文君介绍,7月18日接到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办的汛情报告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市防汛指挥部主要成员亲临市气象局了解、会商天气形势;各部门和乡镇办也深入各自防汛责任第一线,靠前指挥,尤其针对暴雨引发的局部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以及辖区内的网箱、渔船、公路、河道内在建工程、工棚人员安全,进行全面排查。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电话、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了汛情消息,把最新的水情信息动态地传播到受影响单位区域及千家万户;市防汛办还积极加强与汉江上游防汛办、丹管局防汛办、上级防办及本市气象、国土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会商,随时掌握水、雨、汛、工、灾情,做好应急调度,主动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为确保防汛指挥系统科学、高效决策和指挥做好保障。
针对部分乡镇受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市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地投入抗灾救灾。按照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我们立即启动了各项防汛响应行动和措施,特别是注意做好受洪水威胁的群众转移工作,将转移对象迅速摸排掌握,责任到人;各地及有关部门对水库等重要防洪设施、河道、桥梁、在建工程、船只、水上运输、网箱等重点防洪部位,依照三级响应措施,加强了监督管理。同时,我们组织民政、交通、农业、受灾乡镇办等,迅速组织好灾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迅速将省拨救灾款划拨到位,帮助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此外,市民政、财政、交通、水务、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紧抢修水毁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目前,各受损道路已基本恢复交通。各地迅速组织对库塘堰渠进行排险除险工作,切实加强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的管理,落实安全渡汛措施,完善应急抢险预案,备足抢险物资,确保万无一失。积极预防山洪灾害,加强病险水库检查和险点险区观测,落实报警和安全转移措施。
目前,全市抗洪救灾工作仍在有序地进行,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初步安置,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