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崛起太和医都系列报道之六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5日讯(王惠 金戈): 世界首例左手换右手手术成功;湖北首例双腕离断患儿12小时候成功再植;湖北首例换脸术和阴茎再造术开展;国内第三例混合骨髓移植技术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患儿手术成功;湖北首例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获得成功……近年来,一大批国内罕见、省内首创的前瞻性技术在太和问世,新华社《每日电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走进科学》、《生活567》、凤凰卫视《天天读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纷纷作了报道。
据了解,迄今为止,十堰市太和医院已累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00余项,绝大多数填补鄂西北地区空白,9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30余项创全国罕见、湖北首例。
此前的2005年,被称为 “万颅之魂”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曾莅临太和医院,他这样评价说:“所有神经外科复杂手术都能在这里得到开展,这出乎我的意外。”
19岁的小伙子陈贤成,半年前,因运煤车翻倒,将其压在车下,导致他上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几经辗转入住太和医院神经内科。王云甫博士对骨髓损伤的陈贤成实施了自体骨髓干细胞间质移植。现在,陈贤成已经能自己练习走路了。王云甫博士介绍,此项技术目前国内少有报道,为湖北省乃至我国中南地区首例。
目前,太和医院已形成十大高新系列技术,其中,断指再植技术闻名全国,截止现在,已为鄂豫陕渝周边地区3000余例患者施行了断肢(指、趾)再植手术,成功率高达95%;心脏介入技术技惊秦巴,治疗总数已突破7000例,在湖北省处于领先水平;内镜诊疗技术在中南六省名声显赫,名列全国第七,年开展胶囊内镜、NBI内镜、放大内镜、新型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内镜诊疗15000余例;脑血管介入技术本地区首屈一指,累计开展2000余例,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外科腔镜技术化腐朽为神奇,以其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吸引众多患者;肿瘤防治技术鄂西北地区遥遥领先,年收治各类肿瘤病人总量占据本地区60%以上,成为十堰市肿瘤治疗基地;骨髓移植技术名列全国第三,建有省内同级医院规模最大、最为规范的无菌层流病房和血液病研究所,是鄂豫陕渝周边地区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中心;颅脑微创技术省内一流,能够开展神经领域所有手术,年实施危重手术500余台,其手术案例曾多次被央视报道;心脏外科技术常规开展,让万千病人生命重燃,心脏手术总数突破2000例,湖北、陕西、河南、重庆等地区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就医。
今年3月29日,中国第九例(前8例都来自北京阜外医院)、湖北省第一例重症双肺栓塞取出术在太和医院心胸外科获得成功。据手术专家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张军介绍,此类重症双肺栓塞病症死亡率极高,大约十分之一在发病一小时内死亡,余下的仍有三分之一病人会在此后抢救过程中死亡。
这位患者来自丹江口市,经检查发现,患者双肺动脉栓塞程度严重:右肺完全被堵死,左侧肺动脉大部分被血栓堵塞,从而导致急性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不能正常跳动。
再三考虑,太和医院心胸外科制定的方案是在全麻体外循环的环境下做肺血栓取出术+三尖瓣成形术。3月29日上午,患者被推上手术台。手术专家在打开患者胸腔后,一个巨大的蝴蝶形状血栓呈现在医护人员的面前,张军主任和原野医生在麻醉科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将重达100克的血栓从患者肺部成功取出。
据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介绍,未来十年,太和医院将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区域著名、国内有名的疑难病治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成为实用技术广泛推广、前瞻科研高效转化、高端人才汇聚、学科权威云集的临床科研型医院,中国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以外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