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党员干部:防汛一线创先争优
姚春安 索联波
“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始终站在防汛救灾工作最前沿。”进入主汛期以来,茅箭区委书记张慧莉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实践,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上创先争优。
党组织争做 “桥头堡”
面对连续强降雨的严峻汛情,茅箭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在非常时期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作为全区当前最硬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把防汛一线作为 “创先争优”的重要战场。全区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乡(镇、街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的防汛工作“连锁责任制”,把人员和责任落实到每座水库、每个区域、每项工程和每个山洪灾害易发地段,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防汛工作运行机制。区公安局、公路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局、电力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内,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了突击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区直各单位党组织迅速安排帮扶人员也已全部到村,开展相关帮扶工作,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诠释党员的先进性。
茅塔乡党委要求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把各项责任落实到村、户组,把各项措施细化到每个环节、岗位、人员,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水利部门进一步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各级防汛行政负责人上岗到位,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各主要河道、涵闸和小水库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全部迅速到岗就位;各级组织部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责任感与紧迫感,全力以赴打赢防汛保家园这场硬仗。
领导干部争当 “主心骨”
7月23日,区委书记张慧莉在雨中踏着泥泞的山路,走进康家村三组刘运兰老人家,看到老人家房屋地面泥泞、墙体开裂、摇摇欲坠,但老人故土难离、舍不下家里养的鸡鸭鹅,不愿搬家。张书记俯身和老人亲切交谈,“您的生命比这些宝贵的多,现在就搬到安全的地方去住,吃住的问题我们来解决!”。看到老人搬到村委会临时住所,她要求民政局负责人迅速安排危房改造资金,用于刘运兰建新房。张书记先后走进了康家村三组王顺成家、东城开发区陈罗村5组任泽娥家等每一个重灾户家中
区长赵哲在防汛抗灾及灾后重建专题工作会上,要求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各级领导干部要沉下身子,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视灾情轻重给予群众不同类别的救助,倒房户的新房必须在10月底建成,确保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全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亲自抓,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靠前指挥,周密部署防汛抢险工作。该区成立防汛指挥部,书记、区长亲自抓,多次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防汛专题会商会议;东城经济开发区班子成员全部在岗在位,对辖区内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段进行了明确分工,由所在村书记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村书记要对各村危房进行详细彻底的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要进行人员转移,防止出现险情。各级领导坚守在救灾工作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救灾工作。为安全渡汛打下了基础。
广大党员争树“顶梁柱”
王家村山体滑坡严重,周思贤家房屋被毁,茅塔乡唯一的出乡道路——五茅路多处塌方,该乡党委书记曾强带着党员拖着泥泞的脚步,步行3个多小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齐心协力把挖掘机等重型设备推上山坡,确保了房屋和道路的安全;全区成立了由以党员干部为主组建的一、二、三线防汛抢险突击队,队员达到300多人,分队进行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防汛分队快速集结机动、排险救灾的能力;顾家岗社区成立了四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减灾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186人,深入到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线,积极为社区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提供防灾减灾服务,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汛;各村居社区组建了“党员防汛联络组”、“党员防汛值班组”和“党员抢险突击队”等,实行“全天候”备战,及时督察险情、上报险情、处理险情,把防汛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防汛巡查制和零报告制.
全区3449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苦战在第一线,实干在最基层,在防汛救灾中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创先争优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安全度汛筑起一道道“铁壁铜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