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湖北省十堰市以“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坚持以“五个围绕”扎实推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
——围绕组织共建,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致性。市委建立由组织部牵头,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财政、市工商联等部门组成的党群共建工作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例会制度,健全完善了市、县、乡镇、村及企业、学校等群团组织联动的工作网络,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确定共建设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促进党群共建工作机制化、常态化。确定了以培养树立“六个1000”群团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工作目标(1000个“先进(合格)职工之家”、1000名“金牌工人”;1000个“五四红旗”团组织、1000名优秀共青团员;1000个“巾帼文明”岗(村)、1000名“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女能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势,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妇女积极投身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形成了党群联动整体推进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围绕队伍联建,发挥党群共建“火车头”作用。以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 和“活力工程”工作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街道)、村两级群团组织领导班子,推荐乡镇(街道)群团组织负责人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农村群团组织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进一步组织整合群团组织优势,建立健全了妇联、共青团、工会、社会事务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团市委还积极加强群团组织队伍建设,集中全市优秀的年青干部到群团组织关键岗位上锻炼。近两年来,该市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共有167名同志提拔任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坚持“巩固、延伸、拓展、提高”的要求,切实加强传统领域基层群团组织的薄弱点,努力消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农民工群体等新兴领域中基层群团组织的空白点。以创建“规范化工会”、“五四红旗团组织”、“标准化妇代会”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群团组织的班子、阵地、活动、制度和保障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组织功能。深入开展“双育双带”活动,加强对优秀职工、团员青年、妇女的培养力度,使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渠道。近两年来,还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该市190个村社区都建成了群团组织工作室或活动室,各单位各部门及具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群组织活动室,使之成为党员、职工、团员、妇女学习、活动的综合阵地。把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经费统一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对村(社区)的群团组织活动经费做到“实报实销”。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对党群组织开展活动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一上级党组织述职必须要有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的内容等。
——围绕发展大局,在强化服务措施上做文章。全市工会、团市委、妇联上下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百公里房竹城镇带、百公里汉江生态经济带,实现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心,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勇当主力军、争创先锋号”,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村”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和妇女立足岗位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组织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和妇女广泛开展业务练兵、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文明服务等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大力实施“工字号”、“青字号”、“妇字号”创业工程。工会组织通过举办“工字号”创业沙龙、就业援助等形式,全力实施“工字号”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1140期,培训职工(农民工)74056多人,提供就业岗位11320个,提供职业介绍96342人次,达成用工协议34251人。多方协调联系有关银行发放创业小额贷款8579人、7582万元,大力扶助青年创业,引导青年争当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妇联组织以项目进家和科技致富为载体,培育发展“双学双比”种植、养殖基地76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16个,建“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411个,女农民经纪人3817名。工会组织按照总会下达的组建任务,已完成组建工会1842家,吸收会员99025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92%和99.9%。
——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在兑现先进性承诺上做硬功。全市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坚持围绕市县中心工作上下联动,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党员先进性承诺卡”活动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等方面作出承诺;对机关党员,重点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承诺;对社区党员,重点围绕密切联系群众,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丰富和活跃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作出承诺;对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党员,重点围绕在岗多创业、下岗再就业,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作出承诺,以的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把党员先进性承诺从农村拓展到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以党建带动群团共建设,形成了创先争优活动全覆盖。通过先进性承诺活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妇联结合“十百千”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了“巾帼示范村”、“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相继建立了全国、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3027个。市工会开展“牵手返乡民工,帮扶就业创业”主题活动,为该市21890名返乡农民工(其中返乡农民工党员6529名)建立了信息库,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1651个。非公经济党组织组织全体党员、团员开展争做“五个先锋”(创业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自律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奉献爱心先锋)活动。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芙蓉学子”、“爱心圆梦行动”、“春蕾自强”等主题活动,共救助贫困学生7100余名。
——围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为民办实事上见实效。市、县、乡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根据自身职能和特点,充分发挥在政策、项目、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会组织推行“12351”职工维权热线,进一步畅通了职工诉求渠道,提高了接访处理能力和效率,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6214件,办结6103件,办结率为98.2%;筹措资金330万元,对全市各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进行了慰问。在市、县25个超市设立“爱心超市”指定网点,对12000多户困难职工发放“爱心卡”,提供绿色救助通道。共青团组织多方筹资380万元,帮助437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大学梦想;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126支、青年志愿者3000余名,开展了以“倡导文明新风•共创和谐家园——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城市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妇联组织积极争取各类惠民项目63个,资金2641万元,扶持7291名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建春蕾小学4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4处,打“母亲水窖”1470眼,对9.7万名妇女进行了“两癌”检查等。依法组织职工、青年、妇女参与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社区民主管理等民主实践,化解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王平 代新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