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林下经济”为郧西农民撑起腰包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0年9月27日11:17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新闻频道9月27日讯(李登林):郧西县为了加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县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林下经济,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退耕还林做文章,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突出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巧打“林下经济”牌。如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已发展4到万亩,林下经济产值800万元,每亩林下种植为农民增收达600元。
    林下养殖,为郧西农民撑起腰包
    郧西县夹河镇黑山杜仲场,镇小名气大,曾今是亚洲最大的四块杜仲基地之一,被称为“国杜仲之乡”。全镇有杜仲基地面积10万亩,林下养殖“杜仲鸡”5万只。栽下梧桐树,不怕凤凰来。眼下,“杜仲鸡”还没长大就被各大餐馆下了订单。
    河夹镇是全县杜仲主要栽植地,近年来,农民念起了杜仲树下养鸡的致富经。利用杜仲树叶为鸡提供饲料,鸡的粪便又为杜仲树提供了有机肥料。据当地养殖大户刘强介绍,杜仲树下养鸡,每亩可节约饲料200元,每斤鸡肉可提高收入1元多钱。今年,河夹镇林下养鸡出栏5万只,总产值近100万元。
    湖北口回族乡是郧西县马头羊的主产地,该乡回族群众聚集,山体面积宽广,农民利用退耕还林地下种植牧草的方式来养羊,并坚持科学化管理、规模化养殖。如今,该乡已建立标准化养羊小区11个,预计今年存栏马头羊40000余只,发展养羊大户500户,为农民增收达500元。
    林下种植,为郧西县生态建设锦上添花
    涧池乡瓦屋场村有核桃基地1700亩。退耕还林以来,为把林下经济做大做强,瓦屋场村开始在核桃树下套中蔬菜,这一招,让退耕还林取得成效的瓦屋场村锦上添花。
    2007年的一天,瓦屋场村书记付宗文到竹山县出差,看到山里林下到处都种的是蔬菜。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种种植方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回到家乡后,他便带领全村发展林下种植蔬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里林下套中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技术日渐成熟。据了解,全村核桃林下套种蔬菜1000余亩,创收近100万元,人平提高收入300元。
    目前,郧西县各地坚持在林下养殖杜仲鸡、马头羊、生猪等4个品种,林下种植蔬菜、天麻、党参等10余个品种,林下“做文章”成了郧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