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十堰警方公布七种电信诈骗 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信息来源:十堰公安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5日9:9 文章编辑:吕正
  十堰新闻频道1月25日讯 据十堰公安信息网讯:近年来,银行卡消费诈骗、电话欠费诈骗、中奖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冒充黑老大敲诈诈骗、退税诈骗、QQ诈骗、飞信诈骗等手法反复更迭变换,各种诈骗手段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花样翻新,人民群众防不胜防,深受其害。许多百姓辛辛苦苦积攒一辈子的退休金、养老金、购房款被一个电话、一个信息瞬间骗个精光。尤为严重的是,时下犯罪分子利用网上任意改号软件(或任意显号软件)冒充公检法机关电话实施诈骗的案件十分猖獗。据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统计,从08年以来,截止2010年11月底,我市累计发生电信诈骗犯罪案件677起,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仅2010年11月在十堰城区就连续发生此类案件12起,市民被骗金额高达近百万元。
 
  (一)虚构事主身份信息资料被人冒用安装电话,并欠下高额话费,诱骗储户到ATM柜员机转账存款(俗称电话欠费诈骗)。
 
  诈骗手法:利用网络虚拟电话拨打事主固定电话。
 
  诈骗内容:尊敬的用户,你好,这里是中国电信公司,你的电话已欠费××元,请及时缴纳,如需人工帮组请按9键。
 
  诈骗陷阱:一旦事主轻信,往往容易被犯罪分子以种种借口诱导在ATM柜员机上操作,将银行账户内的存款转到诈骗分子的账户。
 
  典型案例:2010年11月22日,翟某通过家中的座机接到一个女子打来的电话,告诉其家中的电话欠费2000余元,并且告诉翟某在西安市也有一个以受害人的名字登记的电话。过了一会,一名自称是西安市公安局的男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诉受害人自己正在办理一起案件,其中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往受害人的账户上汇了200多万元人民币,说受害人有重大嫌疑,接着另一名自称是检察院的男工作人员问翟某家中是否有存款,如果有必须把家中的存款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以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果排除了嫌疑再把钱退还给翟某,骗取了翟某的信任,翟某把家中的12万元现金通过银行柜台汇给了对方指定的账户上,后发现被骗,涉案总值12万元。
 
  警方提示:如果电话欠费,电信公司会发送欠费催款单,而且电信部门通常是在月底和月初由电脑语言提示“电话欠款”,并非人工直接转接。
 
  (二)冒充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办案单位、金融部门工作人员,以事主银行卡涉嫌洗钱为名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拔打手机或者固定电话
 
  诈骗陷阱:犯罪分子以办案单位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网络电话拔打事主电话,并利用网上任意改号软件(任意显号软件)设置虚拟号码,使事主来电显示为办案部门对外公布的固定电话号码,并诱导事主拔打114查询。在事主查询后,诈骗分子就谎称在侦办一起案件中发现用事主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事主以身份证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及存款情况。事后,称事主身份资料已被犯罪分子盗用,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典型案例: 2010年11月27日8时许,家住五堰某小区的退休女职工李某在家接到电话,对方声称其在苏州用银行卡透支消费5900余元未及时归还。李某感到非常奇怪,自己从未去过苏州,怎么会在苏州消费呢?该女子又称,透支的银行卡是苏州市招商银行的卡,并将卡号、开户日期、消费地点及消费日期都说得清清楚楚。一听信息这么具体,李某有些相信了,对方马上表示愿意帮李某转接苏州市公安局的电话。之后,一自称苏州市吴中公安分局民警的男子接听了电话,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和警号,并告诉李某的身份信息被冒用,不仅在苏州消费了5000多元,还涉嫌洗黑钱。随后,对方又以0512开头的电话打到李某手机上,并建议李某拨打0512—114核实号码。经查询,这个号码果然是苏州市公安局的,李某彻底放下了戒心。过了一会儿,一个自称检察院的男子让李某开通一个电子银行账户,把所有存款都存到这个账户里,称公安部门会对账户进行24小时监控。李某按其要求将35.4万存入新开帐户,并且按照对方要求将设定的密码告诉对方。当日17时许,李某发现卡上的35.4万元全部转走,
 
  警方提示:当看到来电显示号码是虚拟的电话号码(省公安厅总机号码、省法院总机号码及各地市公安局的总机号码及电信10000等)时,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任意改号软件或任意显号软件,切勿轻信,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最好不予理睬。这些总机电话只能接听不能外拔,即可认定诈骗。
 
  (三)虚构购车退税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直接拔打手机
 
  诈骗陷讲:犯罪分子事先设法获取购车人的详细信息,以税务局、财政局或者车管所的工作人员名义,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其可以享受购车退税优惠政策,并报出事主名字、住址、身份证号在码及车辆型号、车牌等信息来骗取信任。随后,让事主按照要求通过ATM柜员机操作退还税额,转走事主银行卡存款。
 
  典型案例: 2009年4月1日,黄女士接到一个号码1347411××××的来电,对方自称是国税局工作人员,说出黄女士身份信息及车辆资料,并告知其所购买的汽车因购置税降低,要退税8000多元,并让她与0105166××××电话联系办理手续。由于对方所述信息准确,黄女士就信为以真,并拔打该电话,一名自称是国家税务总局的干部就让她到ATM机上操作退税手续。黄女士操作后,发现其建行卡内的存款被转走59986元。
 
  警方提示: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冷静思考分析,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汽车退税、购房退费等谎言。如果真有退税政策出台,税务、财政部门会通过媒体发布权威信息,不会以电话的形式通知。
 
  (四)虚构银联卡消费诈骗
 
  诈骗手法:手机短信
 
  诈骗短信内容:银联中心通知,你的银行卡在福州××商店刷卡消费6800元,如有问题请咨询069187161×××。
 
  诈骗陷阱:事主一旦拔打咨询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求事主报案,再以保护银行卡安全进行升级、设置防火墙保护、或者加密等借口,骗事主在ATM机上进行操作,实际是转账操作。
 
  典型案例:2009年2月19日10时,柯先生接到手机151725754××发来的短信:你在××商场用银联卡消费5600元。若有问题,请咨询银联中心电话×××。柯先生根本没有消费,以为银联卡被盗,就拔打电话×××,对方就以银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告知可能银联信息资料被盗取,并主动提供“公安局”的报案电话,之后,柯先生拔打此电话,对方自称是泉州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张警官,以保护柯先生账户为由,要求他到ATM机上进行操作,结果将自己建行、农行卡内的存款8万元转到对方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当银联客服中心告知你信用卡透支等情况,可要求对方说出你的姓名、住址、信用卡账号等资料,自己进行核实。如果对自己的消费账户有疑问,可到银行查询。各家银行设有24小时固定客服热线:农业银行95599、工商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59、招商银行95555、光大银行95595、民生银行95568、华夏银行95577、中信实业银行95558、农村信用社96336、恒生银行800—83808008、深圳平安银行400—6699999、银联95516。
 
  (五)以办理信息、免担保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手机短信、网络消息、报纸广告
 
  诈骗短信内容:“你好,×× 公司(集团)为资金短缺提供小额融资,无需担保抵押,月息3%,手续简单快捷,急需者请电××××××××”。
 
  诈骗陷阱: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网页、报刊等媒介散发虚假低息、免担保贷款信息。当事主与对方联系后,对方会以交纳年利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等借口,诱骗事主汇款。
 
  典型案件: 2009年6月18日,市民张某为偿还朋友借款正发愁时,其手机接到短信,机主自称中信集团姓张手机号15905830×××,十堰座机号888××××,可以提供贷款信息想贷款20万元,但对方以要验资先打款为由,让张先生先在十堰给对方汇款1.8万元,18日上午张先生又在丹江口市均州一路一银行给同一个帐号汇款6万元,19日上午另一个自称姓李的打电话让再汇款7万元后给贷款20万元并退还验资款,汇完款后再也联系不上了发现被骗。涉案总值14.8万元。
 
  警方提示:戒除贪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六)虚构绑架事主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拔打手机或者固话
 
  诈骗陷阱:事主接到亲属或朋友遭绑架的电话后,往往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2010年5月2日13时许,陈先生在家中接到1306302××××来电,称其儿子被绑架,需要交10万元赎金。陈先生顿时惊慌失措,未核实情况,就与对方谈判赎金问题。14时许,将30000元赎金汇入对方指定账户。不久,陈先生才想起与儿子联系,发现其儿子没有被人绑架。
 
  警方提示:接到陌生电话时,应当首先求证电话内容是否属实,立即设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及时向警方报案。
 
  (七)虚构事主亲属朋友生病或出车祸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拨打手机或者固话
 
  诈骗陷阱:事主一旦轻信,往往因情义救助而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2010年3月11日,罗先生接到陌生号码1304965××××来电,对方要他猜其是谁,他误以为是其战友朱某。对方将就冒充朱某称于次日将开车至十堰看望罗先生,并告知这是新的手机号码。3月12日,罗先生再次接到该手机号码来电,对方称现在襄樊发生车祸,急需现金,请求他汇款。罗先生因碍于战友关系,遂将1万元钱汇到其指定的账户。
 
  警方提示:接到陌生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不可轻易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