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文明创建见奇葩 武当遍开志愿花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6日7:47 文章编辑:吕正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在广大党员、团员和人民群众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开展旅游服务、文明劝导、消防安全、关爱移民等志愿服务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让景区、城区、社区、农村处处开满志愿者之花。
“神奇武当 微笑服务”——旅游服务志愿者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较强的旅游市场号力。2004年,特区就成立了武当山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广大青年投身“神奇武当,微笑服务”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在十一黄金周、节假日,以及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每天都有近百名旅游服务青年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深入景区进山门口、乌鸦岭、太子坡、琼台、火车站等5个游客集散地,开展以“神奇武当,微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车辆引导等服务30多万人次,发放宣传册10多万份,志愿服务9万多小时。2009年,志愿者服务队被湖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团省委授予“第四届湖北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文物不能再生,防火志愿担当”——导游消防志愿者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历经600余年、遍布全山、规模恢宏的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2009年7月13日,武当山特区120名热爱消防公益事业的导游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导游消防志愿者队伍。这些导游消防志愿者在武当山各个景点和旅游巴士上,在向国内外游客介绍武当山美丽自然风光、神秘武当文化的同时,志愿担当起向各界群众介绍文物古建筑景区的防火要求、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事项以及火灾发生后逃生自救常识等,在广大游客中倡导良好的景区安全用火习惯。一年来,导游消防志愿者累计宣讲消防2000余场(次),及时劝阻不安全用火行为160余人(次);荣获2009年度湖北省明星导游员1人、优秀导游员3人。
“会武当,和天下”——武术节志愿者
    为迎接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第九届武当国际旅游节,特区文明劝导、武术演练、民俗文艺宣传等武术节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全力营造文明、祥和、热烈的氛围。5月12日,特区举行的迎“两节”文明武当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1万余名区民参加《武当山特区区民文明守则》“我遵守,我文明”万人宣誓、签字仪式。自5月以来,文明劝导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在城区、景区开展卫生清扫、文明宣讲、劝导等活动1000余人次。8月,45名交通志愿者在经过公安交警和城管联合培训后,每天按时在街头上岗,劝阻交通陋习,引导文明交通。全区近60名武术爱好者组成志愿表演服务队在武当太极广场教授武当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剑,营造了全民习武的浓厚氛围;在南岩宫、紫霄宫、太子坡、琼台中观以及逍遥谷的龙泉湖畔进行武当武术展演近300场(次),向广大游客展示武当武术的无穷魅力。老年文体协会25名志愿者自发组织成立太极道乐团,排练了近三个月,完成《剑舞曲》、《万寿无疆》、《武当仙韵》等道教音乐表演节目,被选为第四届传统武术节武术表演前奏。
“移民搬迁,爱心相伴”——关爱移民志愿者
    武当山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近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的20%。特区关爱移民志愿者提出“移民搬迁,爱心相伴”口号,积极投身于移民政策宣传、人口登记、财物清理、移民拆迁等工作中,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好移民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调解员、拆迁的生力军、外迁的服务员。9月19日,特区龙柳树沟村100余户移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高兴地住入特区元和宾馆,准备次日一早乘车迁入江夏区移民新家。当日晚饭后,年近60的移民李堂芝突然感觉左胳膊麻木没劲,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护送移民的特区医生志愿者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后,又及时将其转送到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一周后,这名患有轻微脑梗塞和心脏病的移民病愈出院,志愿者和民政局的同志又一起将其安全地护送到江夏区移民新村的家中。8月以来,仅特区医院的志愿者就深入移民村组为外迁移民免费体检2000余人次、建立移民医疗健康档案1800余个,并志愿参加随车护送移民到安置点8批次近百人次。
“留守儿童,妈妈来爱”——爱心妈妈志愿者
    自2008年开始,特区妇联倡导在全区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特区机关事业单位妇女党员积极响应,每年有100余名志愿者成为“爱心妈妈”,三年来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500余对。这些“爱心妈妈”从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留守儿童。每学期开学前,爱心妈妈们都会将学习用品准备齐全;逢年过节,爱心妈妈把帮扶儿童接到家里,还会让儿童们与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通上电话。特区地方志办公室周纯从2008年开始就与留守儿童杨阳结成了帮扶对子,她每个星期都要跟杨阳所在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通1次电话或见1次面,了解杨阳的学习情况;每个月至少有两天时间与杨阳共同生活在一起,给予小杨阳妈妈般的温暖与关爱。三年来,像周纯这样的志愿行为,爱心妈妈们从没有间断过。(武当山特区工委组织人事部 魏正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