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2月21日讯(王印):十堰市种子管理局为切实促进十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良种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农作物良种的覆盖率。今年以来,市种子管理局认真履行品种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了品种管理,品种管理工作取得的较好成效,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该局针对我市种子市场上玉米、水稻、油菜、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多,农民朋友购种存在盲目性和品种选择难的问题,切实加大农作物主导品种的宣传的力度,根据湖北省农业厅春夏播主推品种意见及秋播主推品种意见,结合十堰实际,相应的发布了十堰市主推农作物品种公告,同时还充分利用“三万”活动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以及“12.4法制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送科技下乡““政风行风执线”等多种形式,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加强流动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真正使农业主导品种让农民知晓,让农民用好,市县两级农业信息网站加大了对主导品种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对主导品种的知晓率。
强化了种子登记备案,严格种子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市种子管理要求各县市种子管理局,凡是进入十堰辖区种子一实行严格的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对种子来源、数量、生产单位、生产地点、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植物检疫证编号、品种审定编号、种子质量检验情况、经营区域等进行品种登记备案。对生产种子的企业,严格审查“三证”(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对生产企业的规模、品种、数量实行登记备案制。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了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有力的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扎实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一是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和试验。今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引进了4个大豆新品种,开展了间作套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大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展示示范。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科学选用、种植适区对路适宜品种。市种子管理局今年对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小麦5种作物与各县市种子管理局一道,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在全市低山平坝、二高山、高山不同海拔地区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34个,总面积达200亩,展示新品种74个,其中水稻安排了14个试点,面积70亩,展示品种21个;玉米安排了12个试点,面积80亩,展示品种30个;小麦安排了3个试点,面积15亩,展示品种12个;马铃薯安排了三个试点,面积15亩,展示品种8个;油菜展示试点4个,面积10亩,展示品种15个;大豆品种4个,展示面积5亩,通过今年与去年的新品种比较,市种子管理局重点调整了品种展示示范重点,重点加大了中农大451玉米新品种大面积展示工作,全市6个县市和两个区共展示中农大451,共计500亩,该品种在我市南三县作春播最高产可达700公斤以上,全市9个展示点,其中8个展示点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鄂玉25增幅为11%,加权平均为8.3%。47个展示点已筛选适合我市不同海拔生态特点的小麦品种4个,水稻品种10个,玉米品种16个,马铃薯品种6个油菜品种8个,大豆品种4个,为全市农作物品种合理定向布局积累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积极举办了农作物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今年5月12日,市种子管理局组织全市种子管理部门来到竹山,现场观摩双低油菜丰油5103高产栽培,新品种丰油5103的综合表现性状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认可。8月15我们配合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在南三县举办了新品种中农大451高产示范观摩会,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李建生对我市大力开展中农大451品种展示的做法和举措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通过开展现场观摩会,让看的见、摸得着的良种展示成果,既到当地朋友的青睐,又得到当地各级领导的认可,这样有利于引导农民朋友科学选择高产品种,大力推广优质良种,从而促进他们增收、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