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一席地 温暖群众心
——浪河派出所化解矛盾“心换心”为民服务“心贴心”阳光服务纪略
代天东
丹江口市浪河派出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通过阳光服务、阳光办案、阳光帮教、阳光调解、阳光管理,扎扎实实地开展辖区警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全所民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68件,调解群众纠纷296起,深受当地群众的赞扬。
阳光劝导 孤船漂泊浪子归
栖息在浪河口村赵岗河汊上一条小船上的外来户杨某曾因吸毒被强制戒毒,走出戒毒所后,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固定的居所,只好住在河边的一条小船上,随意漂泊。正当杨某彷徨之际,镇派出所副所长王弘生和同事找到他,对他进行反复开导。王所长的关爱使杨某渐渐改变了悲观失望的生活态度。今年除夕晚上,王所长和同事们又出现在杨某面前。看着站在岸边,迎着寒风细雨的民警,杨某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王所长和同事们竟然会在大年三十晚冒着天黑路险来看他这样一个不中用的人。那一刻,他双眼满含热泪,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杨某从此彻底戒掉了毒瘾,并且找了一份工作,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阳光帮教 问题少年走正道
由于社会或家庭教育失控,辖区难免出现了一些不良少年。面对这些“迷途羔羊”,民警刘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用爱心去感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于是,他毅然担任了3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德育班主任,把一个一个“迷途”的孩子拉回正道。6年来,他帮教的失足青少年达35名,其中15名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小学四年级的黄某和韦某是同班同学,因父母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失去了家庭的管束,两人渐渐迷恋上网,经常逃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受网上不良游戏的影响,这两个孩子平日在学校调皮捣乱,经常偷同学的东西。因没钱上网,两人还常常割盗电缆,家里值钱的东西也被他们拿出去变卖。
今年初的一天夜间,这两个孩子撬开邻居柴房偷了一辆自行车,卖得50元便又沉溺于网吧。两个小家伙的反常举动引起了邻居的警觉,便悄悄盯梢。第二天,当这两个小家伙又去撬柴房时,当场被住户逮住,送到了阳光警务室。面对两只“迷途羔羊”,刘吉明心情十分沉重,但他没有训斥他们,而是跟他们讲起《安徒生童话》和《黑猫警长》的故事,讲“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由来……把引导小孩的方法传授给家长。同时,要求家长放下架子,把孩子当朋友,多跟孩子交流。而且,家长要在言行举止上处处为孩子作出表率。尔后,刘吉明又到学校了解这两个小孩的情况,要求老师进行重点帮教。在民警、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黄某和韦某渐渐摆脱了网瘾,改掉了原来的不良习气,学习成绩也渐渐地好起来。如今压在这两个小家伙父母心上的石头已经落地。
阳光调解 矛盾双方终握手
居住在老街三建公司家属楼的张某与刘某是邻居,既是残疾人,也是低保户。然而,两家人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矛盾。刘某为了解决生活困难,竟在楼梯口处搭起了鸡舍,养了七八只鸡。由于住宅楼道通气不好,常有鸡毛飞到邻居家里。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地上的鸡屎散发出的臭味让人烦。
去年6月初,满腹怨气的张某跑到派出所向教导员多红斌投诉刘某的不良行为。多红斌立即带着同事登门了解情况,耐心地给刘某讲道理,劝刘某到楼下空旷的地方去养鸡。经苦口婆心劝说,刘某满口答应整改。接着,多红斌又去张某家做工作。张某一见到警察来调解,情绪马上激动起来,指责办事的同志办事不公,对他另眼相看,并表示不愿意与邻居和解。
多红斌并不放弃,第二天早上,他单独来到了张某家进行劝导。通过多红斌苦口婆心的过细工作,两个低保户的邻居终于握手言和,很快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最近,张某在多红斌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