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28日讯(吴永华):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场久违的春雨刚过,房县山山岭岭在滋润中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泥土的气息。
3月25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家波,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渊带着对“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无限关切,到青峰镇龙王坪村、峪坪河村和张家河村,调研工作队员进村入户情况和各地春耕生产情况,指导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增收致富。
“我们工作队在村里做了那些事?”上午9点20分,王家波、陈渊刚走进龙王坪村委会办公室,便向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明宏询问县纪委监察局驻村工作队活动开展情况。“他们来我村有十几天了,一直吃住在农家,并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还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政策、指导村民春耕生产,工作扎实的很!”周明宏如实报告,随后简要向两位领导汇报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想加固骡子湾水库、恢复本村教学点、硬化引水渠的设想。王家波、陈渊在听取这些情况后,叮嘱工作队员一定要牢记这次活动的要求和宗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同时要求村委会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新时期下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走,到农户家聊聊。”王家波、陈渊在村委会短暂停留后,来到龙王坪村二组村民代玉梅的家。“我们是县里派来的‘三万’工作组,专程进基层了解你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王家波、陈渊说明来意后,代玉梅连忙招呼客人进屋里坐。
“我们就在院里坐,听听你们的意见。”两位领导边说边拿凳子坐下。听说县里领导来了,左邻右舍都热情地过来搭讪。
在交流中得知:这个院儿里的人家男的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女的在家务农,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你们目前有哪些困难,有什么要求?”王家波亲切地问道。
“感谢党的政策好,孩子上学不交学费,还有生活补贴,看病能报销,种粮补贴、退耕还林等补贴按期打在存折上,我们农民也比较满足了。”大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困难还是有的吧?”陈渊追问道。“要说困难主要是引水渠没硬化,田里的水不够用,大家伙经常为灌田放水闹矛盾;还有就是村里教学点撤了,孩子们上学太远------”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
王家波、陈渊边听边记,对村级教学点合并事宜向群众耐心地做了解释;对灌溉用水问题,王家波在向随同的村干部详细地情况后问:“你们出点劳力,我们找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物质,大家一起把水渠修起来,好不好?”“好!”院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带着同样的关怀,王家波、陈渊一行又驱车来到青峰镇三里沟桔园。走过一段泥泞小路,嵌入眼帘的桔园却是枯黄一片。桔园经理张昌根告诉两位领导,年前低温期太长,这些桔树不耐寒,冻死不少,今年丰收无望。王家波、陈渊走进桔园仔细察看灾情后,要求青峰镇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做好桔园灾情的摸底调查,向县委政府做好汇报,另一方面要指导桔子专业合作社建立起生产、经营共负盈亏机制,努力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午饭过后,王家波、陈渊一行又来到青峰镇峪家河村。和煦的阳光下,到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学兵介绍说,村里有100多家农户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年产量在10万袋左右,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县农机局“三万”活动工作队赠送了一套机械,村民们装袋很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村里矛盾少。在实地察看几家农户的食用菌生产后,王家波、陈渊要求,要尽快组织成立食用菌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订单化销售和专业化服务,加快食用菌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带着峪家河村产业发展的喜悦,王家波、陈渊一行毫无疲惫,又径直走进张家河村。走过片片阡陌纵横的田园,看着株株吐露着新芽的茶苗和一畦畦即刚刚下种的烟苗,王家波、陈渊对该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和效果表示赞赏。每到一户都勉励村民珍惜大好春光,抓紧时间搞好春耕生产,力争今年再获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