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24日讯(陈昌荣 焦龙民):“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这是竹山移民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工商服务台常常听到工作人员的温馨文明用语。5月23日,记者陪两名移民朋友到工商服务台感受了这亲切的文明服务。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移民群众,该县工商局把“效率最高、服务最优、形象最佳”确定为工商征管工作的总目标,通过对现代化的服务观念、管理理念的深入实践,全方位提升了服务水平,树立了工商机关的良好形象,深受全县2万多移民群众的好评。
流动服务车 开到家门口
“始于移民需求,终于移民满意”,是该局对移民服务过程的生动诠释。考虑到个别乡镇移民距工商所较远,办理工商事宜不便,该局去年初安排五辆流动移民服务车,为急需办理工商事宜的移民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南坝村的农民李文斌,移民前全家靠一只小渡船摆渡生活。为支持潘口电站建设,移民到上庸镇黄州路,失去了渡船,生活无着落。县工商移民服务车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牵针引线引进外资,办起了铅笔厂,还替他到国家商标总局申请登记了一枚注册商标“文状元”。2010年10月,竹山县文状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开业,总投资350万元,吸纳移民就业315人,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个性化服务 巧解烦心事
“移民的事无小事。我们工商局就是要以移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无偿服务为原则,以社会力量为依托,以构建‘和谐工商’为目标,致力于为广大移民提供公益性、个性化、专业化的工商服务”。县工商局局长徐茂树告诉记者。该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走访辖区移民活动,听取移民对工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移民解决实际困难,为移民开辟工商绿色通道。原竹山县田家镇南坝村5组的农民魏远陆,全家6口人,靠自己开一辆三轮车跑运输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成为老魏的一大烦心事。移民搬迁到上庸镇庸城大道后,上庸工商所积极帮助他家开了办起了“农家乐”饭店,生意很红火,短短的两年内,魏远陆就把原来的三轮车换成了小轿车。想起当初办饭店的情形,老魏感慨万千:“当时我们开饭店时既无资金又无经验,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工商所干部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帮助我免费办到了工商营业执照,还帮我借了1万元资金周转”。
双向座谈会 拴住移民心
为建立工商和移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该局通过组织召开移民双向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定期组织开展移民服务需求调查活动,不断完善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内涵。官渡镇移民余发文,移民前在老街道开一家小商店,移民搬到新集镇后,因为建房花销大,无力从事经营。去年3月份,余发文到当地工商所办理经营报停手续,准备出门打工。工商干部详细了解情况后,觉得官渡镇需要一个大型超市,而余发文既有经商的丰富经验,又有大型超市所需要的经营场所,唯一缺的是资金。所里当即上门找老余座谈并把这个情况汇报到县局,县局领导积极和农行联系,很快银行就把300万的贷款批给了他。余发文立即行动,短短三个月,一家投资300多万元,商品齐全的“仁和超市”在官渡新集镇开门营业。这一作法得到了县领导的好评。
真诚的服务似丝丝春雨,融洽了征管部门与移民的关系,树立了竹山县工商局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9年,该局被省工商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去年,又先后被市、县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行风评议优胜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