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接访”变“走访” 群众都赞扬——竹山县扎实开展“三万”活动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5月25日10:20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5月25日讯(张云潮):“魏沟村有八难:即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吃水难,住房难,养老难,发展林特基地推进难,产业结构调整难。”这是竹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方显春变机关“接访”为深入基层开展“走访”,积极参加“三万”活动,深入魏沟村走访后写下的民情日记。

 

    为了建立党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各地方几乎都建立了“接访”制度,诸如党政主要负责人大接访,设立了接访日,这样确实接待了不少基层群众,为基层群众表达诉求诚通了渠道,为各级党委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声搭建了平台。

 

但是,这种接访所能够接待的群众和了解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信息毕竟有限,因为群众上访除非是自己受了较大的冤屈,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上访的,特别是诸如贫苦百姓自己的困难一般不会主动向上面反映,况且主要领导接待日每个周最多不超过一天,群众要找领导也很不方便。

如何建立服务性政府服务性机关,竹山县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三万”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这样走访的面积大,受访的群众多,实地了解的情况更真实,了解到很多“接访”所不能了解到的信息,解决了很多以前群众盼望但没有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竹山县“三万”驻村工作队收到了土鸡蛋》就是最好的例证。

自开展“三万”活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到了更多的群众心声,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打开龙头轻轻一拧,清清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没想到我们这个偏僻山村,还能用上这样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真是要感谢市水利水电局‘三万’工作队的帮扶啊!”5月16日,竹山县溢水镇杨家坝村村民王老汉十分开心地说。

 “三万”活动,带来的不只是民情日记,也不只是为帮扶对象送了多少物资,更主要的是转变了党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更及时解决了民生问题,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