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8日讯(陆永强):“移民房屋建设,从开始平场子、挖基槽,到浇筑地梁、砌墙、浇筑构造柱,到上板、封顶,我们不仅现场参与监督,而且还以工人身份参与建设,领到工资,房子建的我们真放心!”6月 7日,郧县谭家湾镇东茶亭移民内安建设工地上,身为移民群众建房理事会代表,黄宗宝看着建好的一栋房子,高兴劲儿溢于言表,这正是郧县多措并举加强移民房屋质量监管的具体体现。
今年以来,郧县把移民内安工程建设当做全县的重点工作中的重点,把2011年确定为移民内安年,把一切精力都集中到移民内安上来。县委、县政府出台奖励措施,对高质量快速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给以奖励,对质量不高的坚决返工,并予以处罚。县委书记柳长毅亲任移民指挥部政委,在年初召开的移民外迁总结表彰暨内安启动会议上,他要求要把移民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工作能力、干事水平的重要工作,在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他强调,要把移民内安工作作为第一大要事,必须举全县之力,高规格,高质量,建好移民新居。县长胡玖明亲任移民指挥部指挥长,他要求移民内安工作必须快中求好,在五月底召开全县移民内安质量安全现场会,又提出了加强十项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县委书记和县长经常深入库区乡镇了解情况,检查督办,四大家领导也经常深入所包乡镇对建房质量进行现场监管。
“一星期不到安置点,我就放不下心。”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移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周吉礼每周都要到全县每个库区乡镇的安置点走察看,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做到心中有数。全县所有80人以上的安置点,他每周必到一次,日均行程达到200余公里,进入五月建房以来,他已累计在安置点行程7000余公里。县人大副主任翁仁国、政协副主席杜兴秀、县长助理雷绵云、移民局长邓兴忠等副指挥长都分头深入各自分管的乡镇现场督办,及时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时刻管控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
在内安启动伊始,县移民指挥部及时从建材、质监、工商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建材协调组,对水泥、钢筋、砂石、砖等建筑材料进行提前预算,并与市县境内知名企业提前摸底,验收准入,对建筑材料提前预购,保证大规模建设时材料充足,质量过关。年初就协调预购水泥20万吨、钢筋3万吨、河沙60万方。在建筑工地现场,对施工材料严格检查验收,严禁一切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场地,从源头上保证建房质量。目前,全县已累计在移民安置点清退60余吨不合格钢筋、五万余块不合格混凝土砖、70余方含泥量超标的自采河沙、拆除一栋两套不合格房屋,用铁的纪律、铁的手段保证移民建房质量。
在全县移民工程施工企业中,形成了“为移民建好房子,为企业树立牌子”的理念。郧县把移民工程建设作为展示建筑企业整体水平的民生工程,在工程招标过程中,严把资质关,并对建筑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要求各施工企业站在为中央决策和国家工程负责、为党和政府负责、为移民群众负责的高度,全力以赴完成移民房屋建设。对于在此项工程中不负责、不合格的施工企业,将进入建筑行业的“黑名单”,在社会上将会失去信任。很多优秀的建筑业主,投身到移民工程建设中。五峰乡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建设成本太高等原因,许多老板不愿投标,十堰飚马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抱着回馈故乡的情愿,毅然带着设施装备和施工队回到五峰乡参与移民建设。还有刘继峰、肖帮录等建筑业主都抱着“宁可亏本,不可亏心,宁可损己,也要利民”的思想,大机械、高技工、高投入用在移民建设工地,在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下决心要高质量完成移民内安工程建设。在移民内安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全县共投入挖掘机1200余台、运输车辆2600余台、推土机600余台、碾压机200余台,专业建筑工人6000余人,小工8000余人,在郧县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安置点必须符合地址安全标准、场平必须保证基础牢固、护坡堤岸必须有高强度挡土墙、垫方必须30厘米分层碾压、基槽必须见到硬底、基脚必须有地梁、混凝土配比必须达到标准、墙体必须有构造柱、楼梯必须整体浇筑、防洪沟最少保证抗50年一遇洪水、房屋必须达到抗六级以上地震等若干个必须的要求,是郧县对移民工程建设过程的硬性规定。在建房过程中,由县直包保干部、镇干部、群众理事会成员长期驻守工地,对建房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挥部成立了由督导组、规划设计、长江监理公司、建设质监站、县直包保工作队等相关人员组成质量督查专班,经常性、突击性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明督暗查,对建设质量不合格的及时公示通报,迅速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