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竹溪县泉溪镇药材产业“破解”生态难题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2日8:21 文章编辑:李胜蓝
    十堰网  8月12日讯(杜大贵):竹溪县泉溪镇境内水源丰富、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土地肥沃,适合中药材种植的荒山荒坡地域辽阔,适宜多种中小药材的生长,而且有许多野生中小药材资源。泉溪种植药材有悠久的历史,不少农户对中小药材种植都有一定经验,特别是黄莲、玄参、板蓝根、云木香、杜仲等药材生产曾负有盛名。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区,竹溪县泉溪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全省生态大县”和打造“中国绿谷”两大目标,致力发展“一叶两芋”、药材、核桃、板栗等绿色产业。今年,该镇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大力发展药材产业,成功发展药材1600亩,全镇累计发展药材面积达9100亩。
    强化领导保发展。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农业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党委班子成员、镇直涉农部门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药材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药材生产办公室,负责药材生产的组织与协调工作;镇党委政府召开药材开发专题会,制定《泉溪镇药材开发的实施方案》,确定药材开发的品种、面积、重点村等相关事宜,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可行的,是有组织保障的。
     借力打力助发展。为鼓励广大药农发展药材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奖励政策,新增药材面积每亩药材补助药农现金300元。我们以落实此项奖励政策为抓手,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工农对接”战略,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可靠的,是有经济保障的。
强化宣传劝发展。药材开发重点村的联系村领导率领包村干部,深入联系村召开群众会,专门宣传药材开发的历史渊源、大好时机、惠农政策、发展前景、利润空间、种植知识等相关事宜,并印发2000多份宣传资料分发给药材生产重点村的农户手中,留足时间让群众思考、交流、讨论,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可取的,是有经济利益的。
    典型示范说发展。泉溪镇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基础牢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药材种植大户。镇党委政府请出这些“土专家”,深入药材开展重点村,在群众会上或农户家中“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轻身经历打动农户,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可信的,是有发展前途的。
    资金铺底抢发展。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发展药材需要资金比较大,而且药农开发药材产业短时间内资金很难组织到位,经研究决定由镇党委政府先为药农铺底,购买所需的药材种子,药农投产见利后,再按政府投入资金的40﹪还回给镇党委政府(即镇党委政府无偿为药农投入60﹪的资金),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正确的,是能发家致富的。
    订单农业促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药农的开发药材的积极性,我们采取“药材商+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在镇党委政府的监督下,让药农直接与药材商或药材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从而实现“订单农业”。待药材上市后,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药材(低于市场价时,药材商或药材加工企业自行补上),让群众认识到,发展药材是科学的,是发展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