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9月19日讯(陈昌荣、焦龙民)竹山——史为“上庸古国,拥山抱水,在襟江带汉,在堵河之滨,为四达之地。”时今,经济发展的大潮在这块富庶而美丽的大地上叠波涌浪,而活跃在这个时代大潮中的湖北竹山县工商局,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响了一曲又一曲与时俱进,创先争优的奋进凯歌。
服务招商促发展
今年3月下旬,竹山县工商局推出了企业“服务联系卡”,该局局长徐茂树和局班子成员以及所属分局(所)长都作为服务联系员“上卡”,对全县1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20家私营企业进行“一帮一”跟踪服务。此服务方式被企业称之为该局的“信誉名片”。
该局还实行“三个一”制度,即“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一口清制度。”并实施“三办理”措施,即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快办快结;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特事特办;对手续不全,一时办不了的项目,实行跟踪办理。
打假维权保企业
今年元月,竹山强心源公司总经理吕刚强亲自来到县工商局,赠送了“打假维权保企业”匾牌,以感谢该局帮他们跨省到河南郑州维权,并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近两年来,该局已为名优企业维权打假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为确保打假维权的实际效果,该局一方面与企业签定联手打假维权协议,将工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与企业专业技术检测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打假合力。另一方面与全县6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了打假维权档案,档案集中企业申请保护商品品种、注册商标、打假维权必备材料等。同时规范打假维权行为实行监督跟踪,保障了执法的公正有效。
创新服务抓规范
今年以来,该县工商局依托部门合同管理、登记注册等职能,在全县开展了“合同解忧” 、“合同帮扶”工程和“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市场主体基本信息已全部录入电脑,初步建立了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和公示制度。在促进大发展上,该局通过推行备案制度、简化登记手续、实行服务承诺等措施,把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部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截至9月中旬,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68户,累计达到8401户,新发展私营企业22户,累计达到165户,分别与去年同期增长21%、25%。在服务大移民方面,他们采取多项便民措施,专班负责移民建材监管,快速调处移民消费诉求,积极引导移民自主创业。前8个月,抽检移民建房材料61个批次,查扣不合格钢筋171吨,不合格电线、水管314件,总价值51.7万元,受理移民申投诉29起,办结率100%,为移民挽回经济损失26.3万元。
“七一工程”强活力
去年以来,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搭建经纪桥、铺设订单路、打好商标牌、建设维权网”等工作举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确定在全县30个行政村作试点,开展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农产品注册商标、一个农资规范经营店、一个食品安全示范店、一个农民消费维权站、一支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一项农业订单的“七个一”工程建设。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将“七个一”有建设纳入2011年对乡镇的目标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主抓、农民主体的建设格局。至8月底,竹山县共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社94户,新申报农产品商标29枚,规范农资经营店和食品安全示范店30户,发展农村经纪人336个,组建农村消费维权站30个,茶叶、花生、冬枣、烟叶等成为主导订单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