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21日讯(李胜蓝、袁源):新春佳节之际,记者慕名采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畅谈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和民俗民间文化挖整工作, 2011年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和宣传爆响国内外,民俗民间文化挖整成果再创辉煌,引起专家高度关注,媒体纷纷报道: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探索•发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民俗文化网、诗经文化网、秦楚网、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网等100多家媒体进行热点报道,红遍网络,成为湖北十堰市及房县响誉国内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而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是三十年磨一剑。据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匽市非物资文化遗产专家组专家袁正洪介绍:“多年来,在省市县领导的重视和国家及省市县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怀支持下,他从1980年担任郧阳报驻房县记者时开始关注尹吉甫与诗经文化,搜集尹吉甫相关资料; 1997年随同新华社湖北分社老社长徐士杰深入房县采风诗经尹吉甫文化;2003年慕访十堰市群艺馆老馆长、研究员徐树棠和2004年8月采访房县文化馆老馆长、文化研究馆员、房县民俗民间文化知名专家杨才德,听取了他们关于1981年郧阳地区(现十堰市)挖整民间文化时在房县发现民间歌师传唱千古诗经相关民歌之探讨,徐树棠并将诗经相关民歌收录入《郧阳地区民歌集成一书》。
2004年8月中旬,袁正洪慕名打电话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专家、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联系汇报,房县有诗经尹吉甫及帝王皇亲特放房陵宫廷文化等十大特色文化,傅广典主席和谒可亲,平易近人,十分重视,于2004年11月18日,陪同省文联副主席李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鄢维新深入房县亲切关怀指导房陵文化挖整工作,极大推动房陵文化工作。以及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彦文、副主席李相斌,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陈吉炎、杨兴炳,顾问胡继南等有关专家、学者都十分关注诗经尹吉甫文化。
袁正洪等多次到房县考察诗经尹吉甫文化及挖整尹吉甫传说故事,并同房县杨才德、张华田、张兴成、陆龙权、张先忠、陈伯钧、邓发顶、胡元炳、尹维鹏、刘大斌、蒋学武等人搜集挖整尹吉甫有关文字资料100多万字、录音带20多盘、数码录音100多MB及录像带20多盘,拍摄照片资料10000多张,挖整尹吉甫在房县传说故亊50多个,收集诗经相关民歌30多首。
袁正洪先后专程到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山西平遥实地考察,从书海中查阅有关史志及相关书籍,撰写了30多万字的相关文章,研究表明:西周太师尹吉甫,兮伯吉父仕西周 ,征战于山西平遥,传说于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 ,故里湖北房县,食邑房,卒葬于房县。
袁正洪于2006年国庆期间诚请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月红深入房县考察诗经尹吉甫文化。
2009年11月下旬,袁正洪通过网上查找,在中国诗经学会秘书处曹建芬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将有关尹吉甫的考察研究资料呈送夏传才会长指教。夏传才会长在百忙中阅看材枓,于12月1日回信中说: “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的功业,是对华夏民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又是确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诗人,他的多篇政冶抒情诗保存至今,或美或刺,在思想和艺术上已相当成熟,比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要早四百年,论先后,中国诗史应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你们调查的材材可考可信。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吉甫墓都是纪念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二《南》是西周推行文王之化的乐歌,当然会广泛地推行于尹吉甫的采邑,并深入民间。你们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你们为之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2010年8月3日,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参加了中国诗经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有关尹吉甫研究轰动国内外,成为中国诗经学会第九届年会的一大亮点,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赞称诗经尹吉甫文化博大精深。
2010年8月6日至8日,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高度重视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率全国100多名诗经文化研究专家亲临房县召开诗经文化研讨会。房县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功召开中国房县首届诗经文化节,组织召开12300人咏颂诗经民歌,创吉尼斯纪录。
2010年国庆期间,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和尹吉甫故里房县榔口乡诚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德、姚伟钧博导深入房县考察指导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
诗祖故里房县榔口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榔口乡党委书记陆龙权不辞劳苦专门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十堰市民俗学会等专家到实地进行考察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生态文化名胜园的报告,榔口乡党委书记陆龙权带着报告废寝忘食奔赴河北、武汉等地地,先后21位知名文化专家联合签名倡议建立诗经尹吉甫文化生态旅游区,受到了房县及十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别转发了此报告。
袁正洪诚请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2010年、2011年带北大学生将房县门古寺镇作为民间文化实习基地。
多年来,诗经尹吉甫文化的相关文章先后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半月谈》、《中国文化报》、《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论坛》、《文艺新观察》、《湖北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刊登,受到了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2011年春节,房县选送的原生态诗经民歌表演《诗经吟唱•关关雎鸠》,成功登上了湖北卫视春节晚会,随后又应邀参加湖南长沙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行》开播大典、“世界华语歌曲颁奖晚会”、“湖北民歌大家唱”颁奖晚会的现场演出,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大放光彩。
2011年11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放“湖北:民歌唱《诗经》演绎精品” ,播出1分37秒,在国內外引起很大反响。
2012年1月2日,由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与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联合摄制的尹吉甫故里房县《诗经溯源》节目,作为央视新年播出的首部原创纪录片之一,于1月2日21时10分在央视CCTV—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节目时间长达35分26秒。央视9频道、外语频道等也陆续播出。很多人看了了一遍又一遍,看得着迷,《诗经溯源》成为人们新春热议的话题。节目播出后,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许多干部群众心情非常激动,纷纷打电话,互相传递这一新闻,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和外出务工人员也给家乡亲友打电话说看到了央视《探索•发现》播放的《诗经溯源》节目,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1年,诗经尹吉甫文化媒体宣传报道实现新跨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民俗文化网、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网、诗经文化网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了房县诗经文化,一些媒体更是不惜版面的重点突出报道,一年中,先后有29家媒体、76批次236名记者到房县采访报道,创下了媒体报道房县频率最高记录。人们高兴的说:“2011年是诗经文化爆响国际国内的一年,诗经尹吉甫文化为人们献上了一顿高品位的文化大餐。”
在谈十堰市民俗文化时,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说:“十堰市是湖北省文化资源大市,被专家堪称为中国中西结合部古文化沉积带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尤其是它富含了诗经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房陵文化、帝王宫廷流放文化、郧阳文化、秦巴文化、绿松宝石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及荆楚文化的魅力瑰宝。
多年来,十堰市民俗学会不辞辛劳,锲而不舍的致力于民俗文化的的收集、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和弘扬,硕果累累,《武当山民间医药歌谣》、《房陵锣鼓歌》等被列为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尹吉甫传说》、《武当道茶》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堰市城区牛头山发现楚国古长城》,新闻红遍网络,有力地推进了牛头山林场申报为国家森林公园。学会现已挖掘整理六本书清样即将出版,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十堰市民俗学会研究的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和武当道茶2011年10月被评为十堰市城市形象名片。
多年来,房县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的研究工作,2004年8月8日,时任房县县委书记张维国(现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县长师永学(现十堰市副市长)、县政协主席张歌莺(现十堰市副市长)、县委副书记袁新云(现十堰市扶贫办主任)等确定要着力以抓好以《诗经》尹吉甫为主的房陵文化。随后在省文联、省市文艺家协会、市文化体育局、市民俗学会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房县县委、政府领导及县委宣传部等十分重视《诗经》尹吉甫为主的房陵文化。2006年,房县县委、政府领导把弘扬诗经尹吉甫文化作为一个重大决策,写进县委、政府工作报告,将此作为推动房县大旅游、大交通、大项目、大招商的重要工作来抓。2011年,房县县委书记沈明云十分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強调把《诗经》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实现文化与旅游联动,文化与经济联动,使房县更好地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着力建设湖北生态旅游文化名县,推动房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促进房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以民歌演唱为特色的房县诗经文化在媒体和各级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下,走向广阔的大舞台。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对房县的诗经文化高度重视,多次在全省重大会议和重要活动中安排、指导诗经民歌的推介和宣传,要求湖北电视台全力支持打造诗经文化精品,通过大力宣传,千里房县处处呈现一派“吉甫故里诗经热,房陵人歌动地诗”的热烈景象,诗经尹吉甫文化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颗灿烂明珠,有力地推动了诗经尹吉甫文化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