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29日讯(朱乾坤、陈国庆、杨先平): 近日,郧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村民在林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在小地名杉树洼栽下了1800余株红豆杉幼苗。在轻柔的春风中,山上红豆杉原始片林和山脚下刚刚定植的新造林地如同父子牵手随风起舞,形成一幅和谐的画卷。参加栽树的农民刘老汉说:“我们栽树,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还我们过去无知砍红豆杉欠下的老债!”
据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曾生长着许多胸径50厘米以上的红豆杉,一到霜降前后枝头就挂满黄豆粒大小的红果,深受人们喜爱,起初人们把这种树误当作野杉树,此地也因此得名杉树洼。2005年,在郧西县林业局组织的一次科学考察中,中科院研究员江明喜博士在该村发现一棵胸径42厘米的红豆杉单株后,经过询问和比对,科考队员发现在与该树相隔500米远的杉树洼被村民称作野杉树的就是国家Ⅰ级保护树种-----红豆杉。过去,当地人将其作为普通树木用来做家具、建房等,使曾经红豆杉满山随处可见到现在的屈指可数,在调查当时,整个杉树洼仅留存200多株红豆杉。发现此现状后,郧西县立即采取措施对这片红豆杉林进行重点保护,当地群众也自发地加入保护队伍,把红豆杉当作“吉祥物”来珍惜,现在,在结果的大红豆杉树周围,已经生长有很多天然下种的小苗。 结合当地村民的要求,今年春季,三官洞林区从湖南长沙购回红豆杉苗1800余株,在蒿坪河杉树洼曾经被砍伐过的地方补上红豆杉苗。据林区负责人介绍,该区将继续加大保护和投入力度,通过补植和保护进一步加快红豆杉群落的恢复,使红豆杉成为三官洞林区发展旅游经济的一块“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