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太和医院在省内地市级医院唯一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2年3月19日9:26 文章编辑:胜蓝
   主动脉夹层不必“万里遥”  家门口手术“最给力”
    十堰网3月19日讯(李显):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此类型患者依病情轻重分为三型:一、二、三。其中一型患者最为危急,如果不经治疗和处理,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1年后仅有10%存活。所以,对于这类病人,第一时间明确诊断、抓紧时间做手术,直接关系着“生死”。
    太和医院心胸外科是湖北省地市级医院中,唯一有能力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三甲医院,以往,主动脉夹层患者尤其是最复杂的一型患者都必须辗转武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许多患者在辗转途中主动脉瘤破裂,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如今,这样的患者不必辗转“万里遥”求医,在十堰家门口手术就能解决。
    来自郧西的小关,因为天生动脉畸形,所以36岁就罹患一型主动脉夹层。年后来院就诊的时候,他挂的是消化内科,言及是因为汤圆吃多了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腹疼不止。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腹痛,是主动脉夹层在捣乱,而且一来就是最要命的一型,诊断结果出来。一家人惶恐不安。
    张军主任和郭家龙、林意两位副主任仔细研究了患者病情,决定为他做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这种手术难点在于必须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患者在这种环境下,呼吸心跳都停止,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这种环境下,30分钟呼吸心跳停止是极限;对于医生则意味着,30分钟内必须把人工血管置换上,代替病变血管,既要争分夺秒“补漏”,又要分毫不差,因为病变缺口直径不到3厘米。这样的手术,考验着操刀者的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张军、郭家龙、林意三位专家联手,由张军主任主刀,凭借着多年手术经验和过硬的“手上功夫”,在30分钟内成功将人工血管置换上,其后,又花费了将近9个多小时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例最发杂、风险最大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术后,从随访情况来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术后,郭家龙主任告诉患者家属:像他这样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目前胸心外科有多种治疗方法以备不同患者的需求:一是传统手术治疗该病之外,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另一“绝招”——采用介入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亦即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只需要在患者比较隐蔽的腹股沟区切一个长约3cm的小口子就可以完成手术;较之以往采用的胸部大切口手术,这种手术方式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而且还兼有美容学的优势(切口不影响美观)。去年,太和医院胸心外科采用该术式治愈主动脉夹层患者10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今年一月份刚开年在2月4日一天时间就同期完成2例该类手术。
    在谈到2012年的打算时,郭家龙副主任告诉读者,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杂交手术室”,在这个手术室里,主动脉夹层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部分复杂先心病患者均可以接受介入和外科手术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方式。对部分冠心病患者而言,这种手术的针对人群是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前降支血管完全闭塞或者钙化病变严重的患者,此类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很困难,花费高而且风险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患者前降支进行小切口的搭桥,不停跳,创伤小,患者恢复也很快,还可以节省很多的费用。但是很多患者前降支病变的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管的病变,比如回旋支和右冠脉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对前降支进行搭桥,另外两支病变怎么办呢?杂交手术要做的就是在行前降支搭桥术的同时,对另外两支小切口搭桥不好解决的血管实施支架手术,这样结合起来,从手术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方面都能使患者获益很大。
    手术室预计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之后,太和心胸外科手术水平将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