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19日讯(特约记者:刘敬海、通讯员:张家举):为进一步规范日进村、东风村的公用墓地绿化和利用,昨日,竹溪县日进村、东风村的公共墓地里6台挖掘机来回穿梭忙碌开挖着树窝。墓地采取“高坟改低坟、改墓葬为立碑、改立碑为平碑”方法,采用“网格化”花园式墓地,栽植柏树100亩。
入春以来,竹溪县城关镇抢抓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绿都”为契机,抓住春季绿化造林的黄金时节,以构建绿色屏障,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在全镇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该村支部书记许浒明高兴的说“采取这种办法实现了我们村公用墓地的整齐划一,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为我们村增加了更多的集体收益”。
该镇按照“以树为主,大树成景,小树成林,合理密植”和“草增树,灌添乔,稀变密”的原则,采取专业化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干部深入一线与推进工作相结合的“四结合”工作方式,全力推进春季植树绿化工作。同时,该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了植树造林优惠政策,发动干部群众利用农闲时机,广泛参与到植树造林中去,全镇18个村(社区)的村(居)民,利用闲置宅基地、房前屋后等宜林荒地,按照每人每年栽植树木不低于3至5棵的要求,全面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 截至目前,全镇投入劳力8000多人次,投入专项资金60余万元,出动机械50余台次,同时为保证苗木成活,购置并启用水泵6台。完成基地造林600亩,荒山造林500亩,庭院绿化300户,乡村道路绿化25公里,义务植树2万株,四旁植树9万株。
“四大工程”秀出新绿处处。该镇按照宜林则林、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小城镇立体绿化与成片绿化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文明生态村和绿化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基本实现了“有路必有树,有树则成荫”,大大提升了村级人居环境。补植305省道沿线、新建的北环路周围山坡和30余条村级主干道两旁植树香樟、石兰、竹子9万株,新建水系林业生态体系1200亩。在绿化建设工程方面,按照提档次、上品位,重点对大峪沟新农村示范点、守金店等绿色通道及沿河公园、主干道花坛补栽完善。计划共栽植各类观赏苗木3.6万株,新增完善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 同时,该镇还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和人大代表作用,大力营造“青年林”、“巾帼林”和“代表林”,在守金店、新胜、新民等6个村规划建立不同层次、规模、数量的义务植树基地,实行包栽包管包成活的“三包”责任制,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美化一片。按照“面上加快增绿、点上示范提升”的原则,在城镇见空补绿,补植小叶女贞50000株、枇杷200亩、黑桃500亩。 |